第06版:洹上书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7月10日 星期

半夜灯前十年事 一时和雨到心头
——读蒋捷《听雨》有感

□刘曈

蒋捷是南宋的著名词人,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词风另辟蹊径,在宋代词坛上独具一格。《虞美人·听雨》是他有名的代表作品: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中,飘摇的时代绞进了作者的灵魂,三个阶段对应作者的一生——“红烛昏罗帐”是少年的富裕与无忧,“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是壮年的流离与命运未卜,而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僧庐下”则是老年的隐居与离群。

回望过去,南宋末年,一个崩溃边缘上的时代。一个曾经繁荣的朝代走向了自己阴云密布的末日,一切的繁华都注定有它们的终局。宋朝是重文的,这意味着那些曾被宠幸的文人必将走向自己的宿命——那就是被兵荒马乱所侵扰。

少年听雨,是某种不容侵犯的乌托邦。红烛映照,罗帐低垂,一个光与色的组合中产生青春与欢乐的联想。这样回忆少年的段落,不止一次出现在蒋捷的词中。《贺新郎·兵后寓吴》里,漂泊的蒋捷在暂时的居所里回忆道:“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象征温暖的“红”将这首词和《听雨》相连。壮年听雨,是兵荒马乱中的烦怨苦痛。作者站在孤舟的船头,看见了这个时代的灰暗和自己未来期望的幻灭,不知道脚下这只不稳的命运小舟会将他送向何处。老年听雨,是经历繁复之后的欲说还休。时光使 “渥然丹者为枯槁,黟然黑者为星星”。深夜的僧庐,听着雨水沿着房檐一滴一滴落下,一直到天亮。

杜荀鹤曾写道: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蒋捷在听雨,亦在听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所有词中1/4都写到雨的诗人。他所有词中的雨水,包含着他的喜悦、他的伤感、他的怀旧、他的悔意、他的怅惘……曾经动荡不安的时代早已沉入历史,而文字却留存下来。雨下在永恒的文字之中,在人类文化中,如同碎片的光芒。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