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刘雪
7月7日,记者来到牛屯镇前街村,只见一望无际的金银花正含苞待放,田间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金银花丛中,十几名村民正在娴熟地采摘着新鲜的金银花嫩苞。
“我们5点就来采摘金银花了,八九点就能回家。摘1斤金银花能挣五六块钱,一早上就能挣40块钱。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不能外出打工。这儿离家近,活儿也不累,能挣个零花钱。”在田间劳作的该村贫困户郭进安说。
“早上起得早,呼吸着新鲜空气,既能坐着摘,也能站着摘,不受拘束。”另一名“摘花工”附和道。
看着火热的采摘场景,金银花种植大户郭朝泽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上旬是金银花的采摘期,采摘的主要是未开放的花蕾。雇的人有贫困户,也有周边村的农户,平均每人收入5000元。种麦子平均1亩地收入1200元,而种植金银花平均1亩地收入2万元。”郭朝泽说。
近年,牛屯镇经过实地调研和考察,鼓励农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种植金银花、大蒜等农作物,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心里没底,也不知道收成咋样、价格咋样,种植技术可谓一窍不通。村干部一直劝说,后来就想着试试吧,结果收入确实比种植传统农作物高。我现在种了60亩金银花。其他村民看种植金银花收入高,也纷纷种了起来。目前全村种了有600亩左右。”徐庄村村民郭红武边用新购置的烘干机烘干金银花边介绍。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群众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只有群众增加收入,脱贫才会有信心。下一步,我们镇将持续开展农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种植金银花、金丝皇菊、三樱椒等特色农作物,并为群众提供技术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广寻销路,助力群众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该镇副镇长高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