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玲
随着孩子们复课,家长们结束了与“神兽”的斗智斗勇。可一次“一吐为快”的主题班会,让我发现了这些“神兽”的小心思:
父母吵架,令人苦恼;关心弟弟妹妹多,令人失落;不让干这也不让干那,没自由……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们的小心思也不同。下面就让我们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伸出手
你们一定听过《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歌吧?这首歌的作词、作曲者彭野曾说他写这首歌跟他的女儿有关。
有一次,彭野问女儿需要什么奖励时,女儿竟回答多陪她玩一天。这对彭野触动很大。彭野说,很多家长会从物质上考虑给孩子买玩具之类的,其实孩子更需要亲情,“陪孩子、亲孩子、夸孩子、抱孩子,这是最廉价也是最珍贵的奖励。”
让我们伸出手邀请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如一起运动,看同一本书,一起做家务,一起学习等。这样我们既可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生存技能或是对事物的看法传递给孩子,也可以让亲子沟通自然而不刻意。
当孩子兴冲冲回到家时,伸出双手,给个拥抱来分享孩子的喜悦;当孩子垂头丧气回到家时,伸出双手,给个拥抱来分担孩子的忧愁;当孩子哭哭啼啼回到家时,伸出双手,给个拥抱来给予他力量。
伸出手,传递给孩子的是父母的深深的爱。
睁大眼
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的儿子,小时候比较调皮,逃课、打架都有他的份,但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于是,钟南山院士就经常表扬儿子做的好事,把儿子的发光点放大。在钟南山的这种鼓励教育下,钟惟德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了一名专业医生,并且在某些重大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后来钟南山深有感受地说:“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孩子自然会慢慢成长。”
我们经常不允许孩子犯错误,一旦发现就批评指责,但往往却事与愿违。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解决问题,睁大眼睛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帮助孩子纠正的过程中,不能眼睛只盯问题,这时的眼睛要睁得更大,全方面的看待孩子,肯定优点,指出问题,循循善诱,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用心听
有一对父子,一见面就争吵不休,儿子嫌父亲啰嗦,父亲嫌儿子不听话。总之,就是话不投机,见面说不上几句话就不欢而散。一次,儿子说:“爸爸,你从来没有认真听我说过一句话,我现在只要你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就行。”父亲却说不上来。
有时候孩子与父母沟通的目的就是倾述,我们只要用心听就行了。不管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要让孩子说完,甚至当孩子说的话有明显错误时,我们也不要急于批评指正。有时候,孩子说的可能并不一定是他们真实完整的想法。也许等孩子讲完,他们已经能够意识到问题,能够自我纠正了。
用心听,就能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有针对性的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
嘴抹蜜
有一个孩子说:“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呢!”他的妈妈说:“好呀,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哟!”这个妈妈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的母亲。
这位母亲嘴上就抹了蜜,这蜜甜在孩子心里,成为鼓励他不断上进的动力。可我们有时候却不能蹲下来和孩子好好说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还没学会?上次没考好,这次又没考好!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这些打着爱的名义说出的话,比黄连还苦,孩子能听进去吗?
家长朋友们,做父母没有排练和预演,你的言行对孩子人格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如何做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吧!
作者简介:
李秋玲,安阳市建安小学教师,安阳市优秀教师,安阳市优秀班主任,安阳市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