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婧瑜 文/图
3月7日晚8时,在常青合唱团学习微信群里,一遍遍播放着同一首歌《天使的身影》,这些视频和音频都是合唱团的成员自己录制的。常青合唱团是我市民间合唱团队,成员基本都是退休人员。合唱团的成员们通过微信学习演唱抗疫歌曲《天使的身影》,再通过网络一同放歌。
“持续了两天的歌会圆满结束,34名团员上传了表演视频,所有成员也都跟着演唱歌曲。大家积极参与,老师们的点评也十分认真,希望通过此次歌会的交流和学习,能让大家学有所得,同时让居家生活更充实。”随着线上主持人芦争妍的语音报幕,群里成员纷纷献花、鼓掌,一场精彩的微信线上歌会在欢笑声中落下了帷幕。
当天的线上歌会一直进行到晚上10时。表演虽然结束了,可通过互联网连起的团友仍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聊收获、道感恩,微信群聊热度不减。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所有人隔离在了家。然而,隔离疫情不能隔离爱,不能隔离温暖。
农历春节以来,在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难熬的居家隔离期,常青合唱团已经举办了4场微信歌会。一个百人的微信群,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通过同唱一首歌、同学一首歌,常青合唱团以线上歌会的全新形式为百位合唱爱好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这色彩有感动、有鼓励,更有爱的传递。
“我们组织微信歌会旨在增强大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向抗疫一线的勇士们致敬,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视唱能力和演唱水平。这是我们学习锻炼的一个好机会。”常青合唱团团长张百顺告诉记者,“在微信上办歌会,大家也是摸索着来。从2月2日我们举办第一场歌会到现在,大家总结了不少经验。如今一场歌会下来,内容丰富又十分有序,有点评,有分享,寓教于乐。”为了办好线上歌会,团员们有人负责选报节目,有人负责主持报幕,大家严格规定流程,统一点评、鼓掌和献花时间,使歌会既热闹又有序。
早在2月2日,常青合唱团就举办了第一次歌会。“当时疫情比较严峻,大家都想为祖国加油。我们合唱团有一首之前参加演出的保留曲目——《天佑中华》,这首歌正好能给大家鼓舞士气。”张百顺说,常青合唱团成员都是老同志,大家去不了一线,就用歌声赞颂一线的英雄。线上歌会为宅家的平淡日子吹来了一股春风,吹开了大家的心扉,激活了大家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会的举办,提升了大家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大家明确了前进方向和提升的空间。第一场微信歌会的举办,虽说仓促却给团员们的生活注入活力剂,让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于是,短短5天时间后,第二场微信歌会精彩上演。2月7日晚8时的歌会更像是一场小型演出,大家自发录制了各种小视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第二场歌会内容多样,群里的老师各个多才多艺,大家以娱乐为主,通过表演节目让宅在家的日子有趣多了。”合唱团副团长、声乐指导谢艳玲说。
2月18日,张百顺和谢艳玲又组织了第三场微信歌会,并规定了曲目《等你凯旋》。这首歌由我市词作者张咏民和湖北曲作者共同创作。团员们很快响应并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下载伴奏带和原声歌曲,从歌谱的抄写、识谱到录音、录像等陌生的流程,团里一多半团员参加了此次歌会。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歌会现场,一曲接一曲,每首演出完毕,掌声、点赞、红包此起彼伏,满屏都是温暖。由于这场演出报名参加的人员太多,只能分成上半场和下半场,演出两个晚上。也正是因为这场演出的成功举办,常青合唱团确定了这种“同”唱一首歌的线上歌会模式。
1个多月的时间,4场歌会,5个欢乐的夜晚……每次演出前,大家都会准时守候,发言热烈,有语音,有文字形式,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百名团员中,有的人全家参与,家人帮着录音、录像;有的人家属在医院防疫一线工作,当唱到《等你凯旋》这首歌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落泪,感动着每一个人;有人为了将演出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一改20多天的素面朝天,精心打扮一番,展示出正式演出的精神状态;有人则在演出的过程中,学会了制作演出小视频,学会了使用录音录像的音乐伴奏……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形势下,微信歌会使宅在家里的常青合唱团成员都成了多面手。
作为我市“十佳明星团队”的常青合唱团,演出获奖无数。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标准的艺术追求,展现了安阳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相比奋战在一线的人,我们只要待在家里,就是对社会做贡献,常青合唱团的老师们更是以擅长的方式为抗疫助力。我为自己是常青合唱团的一员而骄傲,等疫情过后我们再相聚。”团员芦争妍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