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玉霞)3月6日上午,市教育局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2020年度教育工作会,安排部署全年重点工作。2020年,市教育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统筹推进,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动各县(市)区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普惠率和公办园覆盖率。推动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扶持政策,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科学保教工作指导,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和细化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绿色评价体系。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确保2020年年底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比例明显下降。推进普通高中加快发展,引导并进一步规范各县(市)高中面向市区招生,适度扩大市区招生规模,尽量满足群众需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促进公平,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全力做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组织开展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办好特殊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持续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及管理工作。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落实县级政府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主体责任,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及时纠正培训机构不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对无证培训机构的查处力度。
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抓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担当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强中小学德育、校外教育以及体育、卫生、艺术和劳动教育,深化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和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局直学校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试点,引导各县(市)区教育局以中心城区学校为主,兼顾不同学段,开展课后服务试点,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课后服务模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不断完善学校评价制度。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
以人为本,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活动牵引,持续增强广大教师的师德意识。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小教全科”培养计划和“农硕计划”,启动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完善教师培养补充体系。推进乡村首席教师试点工作,实施中小学名师海外研修项目。加强名校长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示范作用。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营造广大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对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再强调、再部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门成立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持续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市教育局及时下发通知,规范疫情防控工作,先后3次组织专门督导。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局直各学校主动作为,加强校园管理,全面开展排查,主动筹备防疫物资,积极做好开学准备。广大教师化身“教育主播”,确保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把这场疫情当作特殊而鲜活的教材,引导广大学生在疫情防控这堂“人生大课”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家国情怀。全市教育工作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新时代区域性现代教育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