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
编者按:近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关于规范管理民办幼儿园的议案》顺利结案。该议案从立案到结案历时两年7个月,两届市人大常委会接力督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堵疏结合、依法治理,全市学前教育安全管理和保教质量明显提升,受到群众肯定。该议案如何形成?治理是否深入骨髓?本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挖掘议案办理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写在《关于规范管理民办幼儿园的议案》结案之际①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本报记者 王庆华

初冬的安阳街头,阳光不燥,微风正好。来自殷都区水冶镇的李惠将3岁的孩子送进文峰区一所民办幼儿园。看着孩子欢快地跑向老师,她露出了笑脸。“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成长,大人就放心了。”李惠说。她和丈夫在安阳市区经商,不用再为孩子“入园难”的问题而犯愁。

随着我市全面治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不少曾为“入园难”而犯愁的父母眉头舒展。10月30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关于规范管理民办幼儿园的议案》顺利结案。该议案从立案到结案历时两年7个月,在两届市人大常委会接力督办下,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堵疏结合、依法治理,该议案办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自该议案办理以来,全市排查出980所无证民办幼儿园,已取缔360所,整改达标后颁证293所,经整合纳入监管范围的有190所,正在整改提升的有137所,学前教育安全管理和保教质量明显提升。

不用多花钱,让孩子就近上一所满意的幼儿园,是很多父母的愿望。然而,近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由于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导致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紧缺、矛盾突出。与此同时,管理不规范、师资不稳定、设施不齐全的无证幼儿园大量涌现。对此,家长关注,民众热议。规范办学秩序,消除安全隐患,规范管理无证幼儿园已刻不容缓。

2017年3月,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杨帅等11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规范管理民办幼儿园的议案》,建议依法限期清理整顿全市无证民办幼儿园,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切实规范办园行为,维护良好秩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该议案经大会审议后,交市人大常委会审理决定。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周晓春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深入部分民办幼儿园实地调研,并召开议案审理座谈会,认真听取市政府及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无证民办幼儿园大量存在的办学条件不达标、幼儿安全存在隐患、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审理意见和建议。该议案审理报告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后,立案交由市政府办理。

当时,无证办园现象已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普遍存在。我市人大代表议案的提出与交办,可以说正逢其时、切中要害,为全市规范整顿民办幼儿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由副市长祝振玲任组长,法制、发改、教育、公安、民政、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组成的民办幼儿园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问题,安排部署工作,统筹推进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市)区政府分别向市政府递交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我市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协同治理,把全市民办幼儿园(含无证幼儿园)全面纳入监管范围,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迅速展开。

该议案交办后,市十三届、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接力督办。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门听取该议案办理进展情况的汇报,针对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市教育部门和部分县(市)区民办幼儿园实地督办调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多次下达议案督办函,召集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民办幼儿园负责人进行座谈和交流,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议案办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办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