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内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1年2月25日 星期

推广高效模式 培训新型农民
——内黄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马上)基地见闻

□本报记者 任贵伟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2月23日,记者来到内黄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马上)基地采访。在高标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内,不同品种的西红柿已经成熟;在连栋大棚内,甜瓜苗长势正旺。

记者走进一栋高标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看到一根根翠绿的秧藤长势喜人,一串串西红柿挂满枝头。“这栋大棚种的主要是西红柿,按大小分,有大的,有小的,还有中等的;按颜色分,有红色的,有巧克力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粉色的;按品种分,有豫艺巧克力、豫艺卷珠帘、出彩2号、粉黛、红贝乐、酸甜果10号等30多个品种。这栋大棚主要是进行试种和新品种的筛选。我们进行新品种的选育,选出更加适合我们当地种植的品种,然后通过推广,引领和带动本地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该基地负责人田纹路说。

据悉,内黄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马上)基地是由内黄县政府投资建设、河南中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产业扶贫项目,是按照内黄县委、县政府“以绿色理念引领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带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要求优先发展的现代农业扶贫示范园区。

在大棚里,马上乡张固村脱贫户孟秀民正在忙碌着。“我来这个基地干活儿有半年时间了,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多元。我的生活越过越好,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孟秀民说。张龙乡善宜店村村民樊现英也在这栋大棚里忙碌着,她高兴地说:“这个基地离我们村非常近,我在这里一天能收入六七十元。我以前没有种过大棚蔬菜,有技术人员每天教我怎么干活儿,既能挣钱还能学技术。”

刘彪是该基地的一名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大棚的管理。“我每天都在大棚里发现并解决问题,向工人传达工作指令,并指导工人提升管理技术。”刘彪说。

据悉,该基地涉及马上乡顾庄村、善宜庄村、善宜阁村和张固村,总占地面积为72.5公顷,总投资为6900万元,目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基地建设高标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25栋、连栋大棚45栋,配有智能化水肥管理和生产控制系统,并以现代化工厂模式进行育苗。该基地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电商化、品牌化等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等名特精优品种引进为主,采用水肥一体、日光温室、绿色防控等系列综合农业科学技术的集成配套。同时,该基地与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合作社社员及当地群众免费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打造一个集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扶贫和新型职业农民实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如果群众之前没有种植大棚蔬菜的经验,可以从打工做起,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种植技术,等熟练掌握种植技术了,就可以承包基地里的大棚。”田纹路说,“有的群众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积累无法升级大棚,这部分群众就可以与我们签订承包合同。你看看这附近的连栋大棚,有不少是群众承包的,目前正在定植甜瓜苗。我们负责技术服务、销售等。群众只管种好大棚蔬菜,其他的服务由我们基地来提供。”

田纹路介绍,该基地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一主题,突出高效模式示范普及、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两大重点,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利益链接机制,有效带动170余名农民长期务工,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