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1年1月21日 星期

水情教育基地成节水工程新亮点


□本报记者 徐依依

“参观水情教育基地后,我对节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将从自身做起,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市商颂小学四(1)班学生李世博深有感触地说。去年12月21日,市钢二路小学水情教育基地、市商颂小学水情教育基地分别建成开馆,成为我市节水工程的新亮点。

当天上午,记者在市商颂小学水情教育基地看到,20多名师生正在这里参观。在由学生组成的小讲解员团队的引导下,大家通过观看水资源短片、聆听讲解、亲身体验场馆内VR设施等方式,了解我市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及节水小知识。

“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体重的65%,人缺水5%时口干舌燥,缺水10%时意识不清甚至出现幻觉,缺水20%就会有生命危险。没有食物,人可以活两个月,没有水,人最多能活一周……”小讲解员认真地解说着。随后,学生纷纷讲述了自己的节水经历:“可以将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洗碗筷,用洗漱和洗菜的废水来冲马桶和浇花。”“多用盆浴,少用或不用淋浴。”“洗衣服前先浸泡衣物,这样可以减少洗衣时的漂洗次数。”市商颂小学老师仝磊说:“这样的参观方式等于把课堂搬到了具体的社会实践场所,当学生看到、参与的时候会有更深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像种子一样种在心里。”

据了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广大青少年普及中国水利史、水文化,有效增进小公民对我国基本水情的认知,市钢二路小学、市商颂小学在市节水办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建设了水情教育基地。水情教育基地共有六部分组成,一是“水事件”,跨越时空隧道,认识历史上知名的治水人物以及历史上触目惊心的水污染事件;二是“水科技”,让污水换新颜,再为人类使用;三是“奇妙的水循环”,跟小水滴一起去旅行;四是“课本里的‘水’”,用生动的画面再现水的神奇;五是“水的故事(深度识水)”,通过纪录片、动画片的形式让人走进水世界;六是“水实验”趣味体验区,一水多用、关于水的若干小实验。

水情教育基地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学生爱水、节水的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知水、节水、护水、亲水的活动中来,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饮水和用水习惯,成为知水、爱水、节水的积极实践者和传播者。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