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 荣)串串黄杏挂枝头,香飘满山引客来。送走头茬的麦黄杏,横水镇后白村的晚杏也进入成熟期。6月8日,记者走进该村一处果园,看到近3000余棵杏树上硕果累累,引得八方宾朋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该果园的负责人刘六昌今年73岁。他经营果园已经20多年,用一双勤劳的手将一片荒山野岭变成了果树遍地、果香四溢的宝地。一个个橙黄橙黄的杏也变身“致富果”,让老刘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刘六昌在自己腰包鼓起来的同时还助力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据了解,该果园安排了6名贫困人员就业,每人每天40元工资,年收入4000元。
近年,后白村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念活林果致富经,围绕林果生产大做文章,在引导群众发展规模种植的基础上,狠抓果品田间管理,大力推动林果业提质增效,形成了多种果品合理搭配的发展格局,“杏”福果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