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织密网络 分类救助

我市部署“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本报讯 (记者 李杉)11月17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对“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以及救助管理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完善预案、织密网络、分类救助、排查整治,全力保障流浪乞讨等遇困群众安全过冬,切实筑牢安全防线。行动将持续至2026年3月。

行动启动前,我市民政部门制订行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响应机制,提前储备棉衣、棉被、方便面等物资及急救药品。行动启动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极端天气下以及节假日,加大对车站广场、商业街区、热门景点、桥梁涵洞等重点地段的巡查频次,在人流聚集区设置临时救助点、求助引导点,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渠道宣传专项救助行动,广泛发动环卫工人、快递员、热心群众等社会力量发现并报告遇困人员线索,延伸发现触角。

在街面救助环节,救助管理机构加强对临时遇困人员分类救助和转介引导:对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协同公安、城管等部门,劝导护送至救助管理机构;对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报请公安机关查询身份信息,并报告当地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对危重病人,及时护送至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求助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等物资,并留下详细救助方式。在站内救助环节,严格落实站内分区分类管理要求。在源头预防环节,对返乡人员开展定期回访,帮助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政策。

各县(市、区)民政局和救助管理机构还将组织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做好水、电、天然气、监控设备、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巡查检查制度,推动安全管理常态长效。

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将根据天气变化动态加密巡查频次,持续优化站内服务,为入站人员提供食宿保障、健康检查、心理疏导及返乡救助等服务。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若发现需救助人员,及时拨打救助热线,参与救助行动,让每一位遇困人员都能感受到城市温度与社会温情。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