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以匠心守初心 以奋斗铸传奇

——安阳市振中高级中学班主任节见证教育温度与力量

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许美美 文/图

秋阳杲杲,金风送爽。九月的安阳市振中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振中高中)校园里,银杏初黄,丹桂浮香,每一片落叶都仿佛写着耕耘的诗行。

含章楼报告厅内,暖黄色的灯光如水银泻地。舞台上,“做学生的磁场,导引前行的方向”的主题背景板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台下,教师们身着正装,襟前佩戴着精致的校徽,学生代表手捧盛放的康乃馨,整个会场弥漫着庄重而温馨的气息。9月27日下午,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精神盛宴——班主任节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就在这个充满感恩的季节里,振中高中捷报频传:高三年级在近期区域调研考试中表现亮眼,特控线过线8人,本科上线164人,上线率大幅提升。

精准育人:从“入口”看“出口”的教育增值

“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只看‘出口’,也要看‘入口’。教育的神奇,不在于筛选天才,而在于点燃每个平凡心灵中的火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杨帆拿出一组关键数据:目前高三学生在入学时,成绩排名在全市60%以后,处于后30%到40%的位次。按照安阳市普高招生13000多人的规模计算,这些学生当初排名在8600名左右。

对比河南省近年高考本科录取率约40%的情况,振中高中的学生从“入口”数据看并不占优势。然而此次调研考试中,该校本科过线人数达到164人,特控线过线8人,实现了令人瞩目的“低进高出”教育增值,成为民办教育的一抹亮色。

学生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振中高中倡导“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构建了精细化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学生培养体系。

高三年级组每天召开晨会,每周四固定召开班主任会,对新班主任进行“手把手”指导。调研考试后,年级组详细指导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分析成绩、定位差距、制定目标。年级领导逐个班级检查班会开展情况,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知己知彼”,明确努力方向。

师资建设: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的“振中路径”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振中高中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学校现有教师21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78人。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学校领导深谙此理,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置于核心战略地位,以“引才、育才、留才”为关键抓手,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师“入口”上严格把关,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底色。更引人注目的是,学校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近20人。学校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较高,职称比例协调,学科结构合理,打造了一支“豪华配置”的教师团队。

青年教师培养是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通过“乾巽杯”教师素养大赛等平台,以赛促教、以评促改,夯实教学基本功。暑期教师培训聚焦课堂教学组织,针对学生学习习惯特点,研究如何有效进行课堂管理。高三教师更是被要求大量做题、研题,将辅导材料上的习题一一完成并上传备查,实现教学能力的实质提升。

青年教师高佩佩在班主任节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初登讲台时,我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入,课堂驾驭能力不足。感谢学校为我们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他们不仅在教学内容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上为我们倾心指导,更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乃至教育理念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精细管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教育艺术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学生管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一切为了学生”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构建了精细化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学生培养体系。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被看见,每个梦想都被尊重。

学生朱娅萱动情地说:“初中时我是老师眼中的‘刺头’,直到遇见刘老师。她发现我落落大方的优点,支持我加入学生会,推荐我当班长。她告诉我,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把火,已经在我心中燃烧,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希望能将这份光明传递下去,这也是我选择师范专业的初心。”

针对艺体生和尖子生等不同学生群体,振中高中实施个性化培养策略,助力多元成才。这里没有标准化的模具,只有因材施教的智慧。

高二13班的张飘然告诉记者:“分科后,我像一只迷路的候鸟,因为数学只考了38分而陷入自我怀疑。那个傍晚,宋老师没有讲大道理,而是带我到操场散步。她指着墙外那棵金黄的银杏树说:‘有的树春天开花,有的树秋天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季节。’这句话如阳光般照进我灰暗的心田。教育最动人的力量,不是改变一个人,而是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宋梦娇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解读的书,需要我们用心去翻阅。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看到学生从迷茫到坚定,从自卑到自信,这是教师职业最大的幸福。”

奋斗文化:民办教育的初心与坚守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振中高中的明确导向,但这背后是更深层的教育思考。校长王建军强调:“我们作为民办教育人,时刻铭记教育的初心。学校是传承文明、塑造灵魂的圣地。我们的使命是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他们在这里发现自我、实现价值。”

学校倡导的“奋斗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氛围:教师化身“引路明灯”,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制订学习方案;学生坚定信念,以饱满热情投入学习;师生之间既保持适当的敬畏感,又充满真诚的关爱。这里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育品格、启迪智慧的沃土。

班主任节活动结束时,晚霞满天。老师们手捧鲜花走出报告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教室里,灯火通明,学生们正在埋头自习。这是一幅动人的教育画卷,也是振中高中每一天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教育不是枯燥的数字和排名,而是充满温度的陪伴和成长;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每个梦想都能被点亮;在这里,教育真正成为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美好事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振中高中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书写着“低进高出”的教育传奇,为我市教育发展贡献着“振中力量”。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