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杉)9月11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网络,有效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全面提升乡村末端服务效能,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我市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交邮合作、零担货运等资源整合,通过公交代件和货运专线配送模式,探索出符合我市县域实际的客货邮发展之路。目前,我市已开通客货邮线路11条,建立村级客货邮综合网点68个。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等六部门要求,我市积极组织有关县(市)开展农村客货邮项目申报工作,并向省交通运输厅推荐汤阴县、滑县为我市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力争纳入全省试点。3月5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了《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我市“汤阴县依托‘公交代件+货运专线’模式精准匹配农村物流需求”案例成功入选,成为河南省入选的两个案例之一。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运行机制、基础设施、运输线路、运营信息等共建共享,加强资源统筹利用,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