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保卫安阳:1937年的浴血奋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三角湖公园角楼全景(本报记者 曲海庆 摄)

□本报记者 李坤

8月5日,盛夏的第一缕晨光漫过三角湖的水面,轻轻泼洒在角楼的灰瓦之上。公园里,唱腔声开始了古城一天的忙碌。沿着石阶向上而行,整个古城风貌尽收眼底,飞檐下的铜铃在风中摇晃,那清脆悠扬的声响里仿佛还夹杂着80多年前的枪炮声,将沉睡在1937年深秋那场用热血书写的保卫战记忆悄然唤醒……

1937年10月18日,日军第十四师团攻占河北磁县后,准备强渡漳河进犯安阳。以商震为总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集团军主力第三十二军(商震兼军长),沿平汉线一路阻击日军,边打边退,于10月19日渡过漳河,同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关麟征部沿漳河南岸布防,阻敌南进。在两军的夹击下,日军前进受阻,死伤惨重,被迫放弃阵地,向北溃退。这是日军自北平沿平汉线南进以来遭到的最大的一次打击。

10月26日,晋东天险娘子关失陷,山西告急,关麟征等部奉命经林县增援太原,我守军实力大减。安阳城只有第三十二军防御,日军趁机发动猛攻,守军不支。河防被突破后,日军直逼安阳城近郊并集中炮火隔洹河向安阳城猛烈轰击,双方伤亡很大。

11月4日凌晨,日军以伤亡3个中队的代价攻占车站阵地。日军占领车站后,集中各类重炮50余门和多架飞机,向安阳城实行摧毁性轰击。安阳城池及野战工事,经不住敌军重炮和飞机的轮番狂轰滥炸,多处被摧毁。9时,日军冲进小西门,守城部队和西营街、大院街的群众标枪队联合抗敌,展开了白刃战。到13时,日军主力联队涌入小西门,同突破北门的日军向城内冲杀。战斗一直持续至5日16时,当时安阳城北面工事多已被摧毁,日军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来,安阳城沦陷。

日军攻占安阳城后展开了疯狂报复,对小西门一带的居民进行了奸掳烧杀,共屠杀居民1000余人,烧房2000余间,奸掳无数。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周喜元评价:“安阳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以不足3万人的兵力,抗击了近5万名装备完善的日军,苦战半个多月,歼敌2000多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特别是守城官兵和安阳人民表现出的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抗战精神,震动了日军,显示了中华儿女不向日军屈服的浩然正气,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斗志。”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昔日饱受战火摧残的西大街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中已重获新生。街角处,粉浆独特的香味浸透着街道的一砖一瓦,市井里,弥漫的人间烟火气重现昔日商贾云集的繁华。喧嚣散去,老街归于沉寂,在铭记与守望中,红色血脉在这片土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