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林州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洹水源头鲟鱼跃 产业兴旺促振兴

——林州市姚村镇北杨村鲟鱼生态养殖基地见闻

王庆丰夫妇在捕捞鲟鱼

□本报记者 刘剑昆 文/图

“好多条鲟鱼从水下钻出来,不住地触碰我的手,好可爱啊!”6月25日上午,在太行山脚下的一处鲟鱼生态养殖基地,游客杨晓瑜被池塘里出没的鱼群吸引了。

这处鲟鱼生态养殖基地位于林州市姚村镇北杨村村东,一对夫妻在游客的注视下在池塘里捞鱼,鱼被倒进筐里后活蹦乱跳,令人欣喜。这对夫妻名叫王庆丰、王彩凤,家住安阳市龙安区一村庄,去年一起扎根北杨村养殖鲟鱼。“每天与这些可爱的鲟鱼为伴,我们感到快乐、自在。”王彩凤与游客分享自己的乐趣。

北杨村地处洹河源头地带,这里流淌着太行山深处的泉水,水流清澈见底,水质纯净,矿物质丰富,且保持恒定温度。北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刚介绍:“2023年,为实施乡村振兴,我们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考察,听取水产专家的意见,决心依托天然优质水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鲟鱼特色养殖。”

当时,许多人对此抱有疑虑:养殖鲟鱼这一高端水产产业是否适合本地?经过进一步的调研与论证,大家坚信这是一条可行之路,并迅速付诸行动。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安阳市龙安区胡存喜投资150余万元建设养殖基地,有着多年养鱼经验的王庆丰夫妇长期驻扎这里负责养殖。村里还邀请水产专家前来指导,建设鲟鱼生态养殖基地,传授科学养殖方法。

“2024年6月5日是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们鱼塘第一批投了3万尾鱼苗,开启了我们在洹河源头的养殖事业。”王庆丰告诉记者,“这里优质的水资源堪称鲟鱼养殖的‘黄金之水’,鲟鱼得以茁壮成长。”

此后,养殖基地又分期分批投入了9万尾鱼苗。今年5月上旬,第一批鲟鱼卖到了郑州。6月初,第二批鲟鱼售出。养殖基地收获了总额为8万元的“第一桶金”,第三批鲟鱼也将于近日售出。

鲟鱼养殖的成功,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杨永刚告诉记者:“我们要进一步支持发展鲟鱼生态养殖产业,探索延伸深加工产业链,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并围绕鲟鱼生态养殖推出鲟鱼文化节、生态科普研学游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促进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