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出,我国超重和肥胖率超过50%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相当于每两人中就有一人面临体重异常问题。由此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等不仅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还加重医疗负担,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医疗费用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4000亿元,占医疗总支出的21.5%。这场全民健康保卫战早已不是个人的身材焦虑,而是关乎国家医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为此,2025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6部门正式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提出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以健康体重管理为切入点,实现关口前移,锚定“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社会预期,进一步强调健康促进、医防融合,将健康融入各行各业、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支持性环境。
那健康体重的标准是什么呢?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其计算方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依据现行《成人体重判定》(WS/T428-2013)行业标准,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BMI)的正常范围为18.5kg/m^2≤BMI<24.0kg/m^2,BMI<18.5kg/m^2为低体重,24.0kg/m^2≤BMI<28.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
除了BMI外,健康体重还应该把内脏脂肪纳入参考范围,腰围是内脏脂肪的直观反映。我国一般认为成年男性腰围大于90cm、成年女性腰围大于85cm为中心型肥胖,成年男性腰围在85cm到90cm之间、成年女性腰围在80cm到85cm之间属于中心型肥胖前期。
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阳市健康教育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