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以乐传精神 以美润心田

——安阳市中小学音乐学科优秀社团展演活动侧记

展演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徐依依 文/图

在这个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春日,一场充满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音乐盛宴正将美育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参与者的心田。4月25日下午,安阳市“红旗渠畔育匠心 美育春日绽芳华”中小学音乐学科优秀社团展演活动在安阳市振中高级中学盛大举行,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学生、教师齐聚一堂,用音乐讲述故事,以艺术传承精神。

此次活动由安阳市教育局主办,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承办,安阳市振中高级中学协办,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教研室领导、各学校美育工作负责人以及全市的音乐教师代表满怀期待,共同见证这一音乐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

回首安阳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恰似一首激昂的奋斗之歌。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音乐学科教研员孙静在汇报中感慨道:“十年春华秋实,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来,安阳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以艰苦创业的决心不断探索前行。教研活动扎实开展,教师通过集中研修、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素养。音乐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美育传播的重要阵地,凝聚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特色教师工作坊更是亮点频出,声乐、戏曲、舞蹈等工作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平台,让艺术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舞台上,灯光璀璨,幕布缓缓拉开。此次活动以“渠畔新芽 匠心初绽”“雷动山河 渠铸丰碑”“风拂渠岸 美育芳华”“春满林州 渠润千秋”四个篇章为主题,展示了由我市各中小学优秀社团和特色教师工作坊精心编排的16个节目,处处彰显着红旗渠精神与美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安阳市龙安高级中学龙吟戏曲社团带来的《守望红旗渠》,将戏曲与红旗渠故事巧妙结合,演员细腻的表演、婉转的唱腔,仿佛带着观众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内涵。“戏曲进校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我们希望通过戏曲表演,让孩子们更加了解红旗渠精神,传承优良传统。”龙吟戏曲社团负责人张峰说。

除了学生社团的精彩表演,安阳市音乐特色教师工作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梦舞飞扬教师舞蹈工作坊和群声宏韵声乐工作坊的老师带来的歌伴舞《走进春天》,将优美的舞姿与动听的歌声完美融合,展现了教师们的艺术风采。“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梦舞飞扬教师舞蹈工作坊负责人范海凤说。

展演中,安阳市龙安高级中学、安阳市第四中学、安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安阳市文源小学、安阳市中华园小学、安阳市东南营小学等6所学校成为安阳市第一批音乐教研校。这些学校在音乐教育教研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成为推动安阳市音乐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安阳市文源小学校长张士锋分享了学校构建“三位一体”音乐教育体系的经验,通过完善课程、传承非遗、发展社团等方式,提升美育水平。“教育是向美而行的遇见,市文源小学将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坚守以美育人的初心,让每一个生命在音乐的滋养中绽放独特光彩。”张士锋说。

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主任康锦光在讲话中说,此次活动是十年音乐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从声乐到戏曲,从学生社团到教师工作坊,展演生动诠释了红旗渠精神与美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大家要以红旗渠精神为魂,发扬迎难而上、协同创新的传统,破解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新课题;要以特色工作坊为基础,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打造精品团队,推动音乐教育再上新台阶;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做好音乐社团引领普及,让每个孩子都通过音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这场展演活动是安阳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十年成果的精彩呈现,也是红旗渠精神在美育领域的生动实践。它见证了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看到了学生在音乐滋养下的茁壮成长。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安阳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将继续砥砺前行,奏响更加动人的美育乐章,培育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