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5000亩芦笋抢“鲜”上市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村民正在采摘芦笋

□本报记者 郝亚伟 文/图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眼下,正值芦笋采摘期,内黄县5000多亩芦笋陆续抢 “鲜” 上市。

4月10日,在内黄县龙庆街道刘庄村的芦笋种植基地,一个个芦笋破土而出、鲜嫩翠绿,田间一派丰收景象。种植户刘玉芳和家人正忙着采摘新鲜芦笋并根据订单需求发往全国各地。“咱种芦笋有技术员指导,管理也很方便。芦笋开始采摘了,都是订单收购,在地头就能卖了,现金结算,咱也不愁卖。有这两样,咱们收入也有保障了。”刘玉芳乐滋滋地说。

在内黄县,每年的4月至10月,便是芦笋的采摘期,如此漫长的采摘周期,也为当地带来了颇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内黄县亳城镇院当村村民刘东振谈及自家芦笋种植情况,满是欣慰:“这几年芦笋行情一直都挺不错,就拿去年来说,我种了10来亩,算下来每亩地收入都快到一万块钱了。今年芦笋采摘季已经开始,看现在这形势,估计每亩地依旧能稳稳当当有个万把块的收入,没啥问题。”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芦笋凭借其独特风味与丰富营养逐渐“走红”,成为餐桌上备受青睐的美味。内黄县紧紧抓住这一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芦笋等新优特色产业。

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刘志合介绍:“为提升芦笋品质与产量,我们持续引进优质新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全力保障种植户在种植管理上有技术支撑,采摘销售渠道畅通,进而保证经济收入稳定。当下,春季芦笋生长态势良好,大量新鲜芦笋正源源不断供应市场,平均亩产2000斤左右,亩均收益约一万元。”

安阳市内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韩志乾表示:“芦笋作为新兴蔬菜产业,近几年在内黄发展势头迅猛。它具有当年育苗、当年定植,第二年春天即可见效益,且一年定植、多年采收的特点。目前,全县芦笋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以上,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 2000万斤,产值上亿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