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红旗渠畔的英雄老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记全省第十二届见义勇为模范申用昌

□本报特约记者 张更明

林虑山下,红旗渠畔,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勇救落水儿童的感人故事被广为传颂,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英雄老人”“最美老人”。他就是全省第十二届见义勇为模范申用昌。

惊心动魄的一幕

2014年9月6日下午,申用昌和老伴儿一起到离水库不远的自家菜地里种蒜。16时许,正在附近和伙伴儿摘酸枣的孙女忽然大声呼喊有人落水。他心中骤然一惊,马上放下手中的锄头,急匆匆地向水库跑去。

这时,有3个孩子正在水中挣扎。申用昌望见后心急如焚,来不及脱衣服,便跳入3米多深的水中,快速向孩子身边靠近。他奋力将一个孩子推向岸边,又折返去救另外两个孩子。可他毕竟已年近六旬,力不从心,连续呛了几口水,已筋疲力尽。危急时刻,申用昌向赶到水库边的老伴儿大声喊道:“快去叫人!”尽管体力不支,但他仍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把第二个孩子救了上来,接着又向第三个孩子游去……因体力消耗到了极限,申用昌被无情的河水吞没。村民闻讯赶来了,姚村派出所的民警赶来了,林州市的消防救援人员赶来了,但水面上已经看不到申用昌和第三个孩子的身影。大家全力不懈地搜救,一直到18时30分许,申用昌和孩子才被打捞上来,但都已永远地停止了呼吸,在场的人们无不扼腕痛惜,潸然泪下。

他做的好事数不清

申用昌在上学期间就见义勇为,乐于助人。1974年春天,他们班到林钢推铁块,一个叫王银贵的同学推着铁块横过铁道时,车轮卡在了枕木和石块中间。王银贵身体弱,力气不足,怎么也推不动小车。这时,不远处一列火车已经飞驰而来,眼看一场灾祸就要降临,在场的许多同学十分惊恐,不知所措。申用昌见状,迅速放下车子飞奔过去,用力把王银贵的车子拉了出来,转瞬间,火车从二人身边隆隆驶过。

高中毕业后,申用昌回到了出生地——姚村镇申家岗村,在村里的机械厂工作。一年春天,村民申长有7岁的女儿不慎掉到村边的一条河沟里,申用昌正好路过,二话没说就跳下去,将女孩救了上来。

多年来,村里不管谁家有事,申用昌都乐意帮忙。如今,他做过多少好事谁也记不清了,但从两千多名村民雨中洒泪送别英雄的壮观场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答案。

申用昌用生命托起了两个陌生家庭的希望,却让自己的家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蒙受了无尽的悲伤。他一家八口人,上有老下有小,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好丈夫、好父亲,更是孝敬老人的好儿子。他的突然离去使家里像塌了天似的。

申用昌常年在外打工,每次回家都要为母亲洗衣、做饭、洗脚,尽可能弥补自己不在母亲身边的遗憾。救人的前一天,他知道中秋节就要临近,拿着月饼带着礼品给80多岁的老母亲送去,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母子的生死离别。母亲知道儿子的噩耗后,老泪纵横,失声痛哭,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让在场的每个人心酸落泪。

永远的怀念

申用昌走后,他危急时刻英勇救人的事迹迅速传开,一时成为舆论的热点。“可敬可赞,好人申用昌一路走好。”网友“勤能补拙”说;“老人的壮举感动着林州大地,可歌可泣,愿‘最美爷爷’一路走好。”网友“天籁”说;“为了挽救素不相识的少年,他纵身一跃,托起了两个陌生家庭的希望,却让自己温暖的家陷入绝望,他也永远离开了爱他的家人。”网友“胡飞”说。

每每提起申用昌救人一事,被救少年杨金森的父母便泣不成声。另一位被救少年申梦阳的爷爷申新奇一直沉浸在悲痛中,伤心失去了一位好兄长、一位好乡亲,更被申用昌的壮举所感动。“孩子得救了,申用昌却走了。俺孙子的命是申用昌用命救回来的,我们全家会一直记着他的恩情!”

2014年9月11日13时,林州市姚村镇申家岗村的广场上哀乐低沉,庄严肃穆。两千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冒雨赶来为申用昌老人送行。他们怀着敬佩和沉痛的心情在雨中肃立,向舍己救人的申用昌低首默哀。越来越多干部群众在道路两旁驻足,目送英雄,人们用不同形式表达对这位老人的由衷敬仰和深切怀念。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