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剑昆 郭 荣
4月2日下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5“黄河之声”系列音乐会在红旗渠青年洞前震撼上演。这场音乐会不仅是音乐的盛事,更是对红旗渠精神的深情礼赞。
彼时,太行山已被春天的画笔精心描绘。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连翘,在阳光的轻抚下绽放,将雄伟的太行山装点得如诗如画。红旗渠青年洞像一座不朽的丰碑,镶嵌在壁立千仞的太行山上,奔腾不息的漳河水从洞前流过,为这场音乐会营造出震撼人心的独特氛围。
当天中午时分,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观众怀着对红旗渠精神的敬仰和对艺术的热爱,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林州市部分学校特意组织学生前来,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这场音乐之旅的憧憬。
“现场聆听了各种乐器演奏,真是大饱耳福,带来的震撼让我回味许久。”现场试音结束后,观众张延辉说。
当天15时,特邀指挥家张列身着笔挺的黑色礼服,身姿挺拔,稳健地登上指挥台。随着他手中指挥棒缓缓扬起,音乐会正式拉开大幕。刹那间,弦乐的悠扬、管乐的激昂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力量,将观众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激昂的旋律中,人们的眼前浮现出林县人民在悬崖峭壁间,凭借着简陋的工具,腰系绳索,悬于半空,一锤一钎开凿红旗渠的震撼场景。先辈们坚毅的眼神、流淌的汗水,仿佛就在眼前。
美妙的乐声不仅回荡在红旗渠畔,更吸引了过往游客纷纷驻足聆听。当交响音诗《红旗渠》奏响时,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观众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跟随节奏拍手、点头,数百名观众完全融入音乐的世界。此时,红旗渠的壮美、太行山的秀丽与激昂的音乐融为一体,让人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微风拂过,漫山的花朵轻轻摇曳,似乎也在为这动人的旋律伴舞。
由河南著名作曲家方可杰先生创作的单乐章交响音诗《红旗渠》,作为本场音乐会的重磅作品,以诗化的交响乐语言,对红旗渠这一当代中国举世闻名的工程进行了描摹与刻画,生动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河南交响乐团带着新创作的民族交响音诗《红旗渠》,献礼红旗渠通水60周年。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这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它激励着我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指挥家张列感慨。
这场在红旗渠青年洞举办的“黄河之声”音乐会,不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红旗渠精神的深刻缅怀与传承。林州市实验中学学生李佳航听完音乐会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现场聆听音乐会,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世界。音乐的魅力让我陶醉,红旗渠精神的伟大让我震撼,这场音乐会彻底激发了我的音乐梦想。”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聆听着动人的旋律,我仿佛与先辈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林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李晨有感而发。
在这太行春色中,音乐的旋律与红旗渠精神相互交融,激励着当代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