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亚芳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甚至完全失明。日前,市妇幼保健院在常规眼底筛查中发现一例患视网膜病变的超低体重早产儿,患儿出生体重仅820g。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科成功为其实施了玻璃体注药手术,为患儿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面对超低体重早产儿,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让孩子面临失明的风险。”3月17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科医生周淑静回忆道,“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常规眼底筛查中发现一例患视网膜病变的超低体重早产儿,该患儿孕周26+2天,出生体重820g,矫正胎龄35+3天。患儿当时是双眼1区3期,鼻侧、颞侧血管迂曲,伴有出血,3天后复查,情况加重,全身情况不佳,仍然不能脱离呼吸机,但眼底情况危重,诊断为急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ROP。”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低体重早产儿身上比较严重的视网膜疾病,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对于达到手术标准的早产儿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让儿童避免失明,还可以让他们拥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视力和视功能。一般来讲,对于高危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在72小时内进行手术干预。”周淑静介绍。面对患儿这一危重情况,市妇幼保健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由儿童眼科周淑静团队和新生儿科团队进行会诊,精准诊断并制订了手术方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注药手术难度大、精度高,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对生命的守护,不仅检验着医生及医院整体的医疗技术能力,更是医院切实履行守护新生儿视力健康职责的体现。手术当天,由于该患儿还不能脱离呼吸机,手术过程中,新生儿科医生王剑紧密配合,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有力的生命支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手术室、麻醉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周淑静团队为这名超低出生体重、超未成熟患儿精准实施了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注药手术。“在多学科专家的紧密护航下,手术用时2小时,过程中患儿情况稳定,手术圆满成功,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术后恢复也非常好。”周淑静欣慰地说。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科自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近1.5万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在高危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先天性眼病等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该院儿童眼科已经成功开展了多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相关手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现病情、精准诊断到制订手术方案,再到手术的成功实施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每一步都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实力和对新生儿视力健康的高度负责。未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科将继续秉承专业、细致、负责的态度,为守护新生儿眼健康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