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筑巢引凤 诚邀青年才俊

今年我市面向海内外招收10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本报讯 (记者 黄亚楠)3月17日,记者从市委人才办获悉,为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聚焦“四高四争先”,我市今年将面向海内外招收10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加快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吸引集聚更多博士后青年人才来安创新创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安阳工学院等20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参与招收工作,涉及医学、化学、生物工程、机械制造、电子、高分子材料、航空交通运输、航空宇航系统工程、飞行器设计等众多专业和学科。

据悉,应聘人员应为国内外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申请从事第二站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可适当放宽;进站(基地)半年后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博士学位证书的,予以退站(基地);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满足一定条件的,可适当放宽年龄(不超过40周岁)。

报名从3月17日起,2025年度内不设报名时限,具体截止时间由各招收单位根据招收计划和岗位空缺情况确定。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可通过“洹畔英才”微信公众号、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安阳融媒等官方媒体,查找各招收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与招收单位自行联系应聘。招收单位采用考核、面试、答辩等形式择优招收。3月24日至27日,我市将在北京举办2025年京津冀招商引智对接推介活动,届时将在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学研大厦B座801),设置现场报名咨询专区。

应聘人员录取进站(基地)后,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基地)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根据项目需求可在2年至4年内灵活确定;对进站(基地)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应当根据项目资助期限和承担科研任务及时调整在站(基地)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

进站(基地)期间,由招收单位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协议或企业劳动合同(在职人员签订工作协议),并负责本单位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培养、管理、考核、服务等工作。

博士后研究人员相关待遇,将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要求,执行生活补助、科研经费资助、相关经费税前扣除、人才编制、职称评聘“绿色通道”、人才公寓、工资激励、成果激励、服务基层交流活动支持、子女入学、出站留安一次性安家补助等各项待遇。省、市相关待遇可叠加享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