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杉
“我今天来社区办理居民养老保险申领事项,在人社专员的帮助下,填好表格就能申领了,不用出小区,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真是方便!”3月8日上午,在龙安区太行小区街道文明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居民李扶香顺利办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领相关事项。人社专员把填好的表格上传至系统,审核通过后,居民可用手机缴费,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李扶香说的暖心服务得益于龙安区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后,由基层代办人员在社区受理各类申报材料,上传至河南政务服务网,区直部门线上审批,再结合免费邮寄等措施完成全流程服务,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享受贴心、便捷的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文明社区党总支书记秦晓洋说。
早在2021年,龙安区就在全区推行“群众办事不出村”审批服务模式,第一批采取16个村作为试点先试先行,其中就包括文明社区。通过“端口前移、服务下沉、数据上跑”,依托河南政务服务网和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与群众息息相关的68项区、乡两级高频民生服务事项不出村(社区)就能一次办、高效办。2024年,该服务模式再升级,与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相结合,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行政效能,目前在村(社区)能实现1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一网通办”。
龙安区为200个村(社区)配备了高拍仪和打印机等设备,并设立了1名至2名帮办、代办人员,实行AB岗管理,确保帮办、代办有专人负责;积极推行双向免费邮寄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等便利化服务模式,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办事需求。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对帮办、代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熟知政策、掌握流程、熟练操作。一旦遇到疑难复杂事项,代办员可以远程视频连线,及时与区直部门沟通解决,确保得到妥善处理。
目前,“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在全区200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办结事项950件,单项事项帮助群众节约时间成本3个小时至4个小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梳理高频民生事项和区级第三批下沉事项,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能力,更好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让更多民生事项在群众家门口就能办理,让更多改革红利惠及民生。”龙安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桂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