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写好安阳教育新答卷(今日关注)

□本报记者 王浩

去年,我市下达教育资金20.4亿元;组织70余万名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100余万名师生同跳甲骨文操,中小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2025年,我市将持续推进23个在建中小学建设项目,全市参与集团化办学义务教育学校达到900所……2月8日,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在市教育局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年我市教育工作的“成绩单”,并为2025年我市教育工作定目标、谋新篇。

晒出成绩单

教育事业“喜色”可见

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过去一年,我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喜色”可见。

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公平发展。我市创建成为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1+5+N”区域发展模式下的豫北区域中心;指导林州市、汤阴县加快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认定林州市一中等11所学校为首批安阳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全市参与集团化办学义务教育学校683所;评选认定13个三星级名师工作室、7个四星级名师工作室和4个五星级名师工作室,持续推进乡村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将名师工作室建设与乡村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融合管理,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我市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彰显新担当。

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落实。为积极巩固“双减”成果,市、县两级教育、科技、文体等部门组织排查校外培训机构和场所,查处违规学科类培训问题133个,发现并责令整改安全隐患300余个,关停无证机构37个,并将325家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平台,监管资金1843.4万元。

纵深推进教育系统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我市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等“1+5+N”集中整治工作,通过集中整治,学校食堂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1210家中小学校食堂接入省“舌尖安全网”智慧管理平台,接入率达100%。

教育工作谋新篇

描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展望2025年,会议描绘了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开创教育强市建设新局面,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教育强市,“基点”在基础教育。市教育局将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努力夯实教育“基点”。我市将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力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集团化办学提质扩面工程,全市参与集团化办学义务教育学校达到900所,占比超过70%;持续推进23个在建中小学建设项目,抓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加强项目调度、资金管理,确保量质齐升;规范我市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置管理,盘活用好闲置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升教育装备管理水平,守牢学校安全底线;持续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指导学校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一校一策”构建特色课程育人体系,支撑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帮扶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五育并举”新突破。我市将持续推进讲活中小学校内德育课,抓好校外“行走的思政课”,打造富有安阳特色的红旗渠精神精品线路和课程,推动义务教育学生至少参加一次红色研学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积极落实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大力加强体育和健康教育;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好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定期开展中小学心理测评工作;继续开展“打造活力校园,提升育人质量”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持续实施中小学数字校园提升行动,积极培育高标准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提升学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做好我市“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做好中小学数字化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引导规范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常态化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实施民办学校办学内涵提升行动,排查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风险隐患,整治招生乱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我市将持续推进实施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引导首席教师与省市名师、教研员、学校带头人构建教研共同体;进一步扩大“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实施范围和规模;优化教师梯队,建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各层次名师工作室作用,培育一批实践型安阳教育名家,构建“大先生”“好老师”安阳培育模式。

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着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抓好职业学校规范办学,加大调整、优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力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深入推进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积极争创“双优”学校;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提档升级我市职业教育影响力。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教育改革不变的指南针。今年,我市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提能力、铆干劲,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提供坚强教育保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