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湘平
2024年11月29日夜,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完最后一集。关掉电视机,我也陷入沉思。
这是一部以西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为背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生平为主线的作品。它始于1927年大革命低潮,收于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传播火种、开奠基业的峥嵘岁月,描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陕北,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走向胜利的历程。有几点我感受颇深。
正确的信仰是最强大的力量。信仰是人生的方向,信仰是人生的坐标,信仰是力量的源泉。习仲勋在少年时信仰了马列主义,成为一名青年团员。在1927年反革命的腥风血雨中,他仍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敌人的监狱中,他在斗争中成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出狱后,他告别亲人,马上去找刘志丹,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和生死攸关的战斗中,习仲勋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终于从一开始的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主政一方的党的领导干部。“不管前路有多艰辛,多危险,我们一定会把旗帜传递下去……”这句话,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坚定。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牢固的胜利保障。救国图存、解放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刘志丹、习仲勋本就是从老百姓中产生的群众领袖,这种血肉联系是与生俱来的。李家夫妇三个孩子先后为革命牺牲,习仲勋喊老汉和老婆婆为爸妈。胡宗南的军队占领延安,所到之处吃没吃的、喝没喝的,迷了路连向导也找不到。而我们的军队打仗时,老百姓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支援战士打胜仗。佳县在战后,不仅人挨饿,几年都听不到驴叫声,啥原因——老百姓在捐粮后又忍痛杀牲口支援了前线。“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这部电视剧,让人们对毛主席的这段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此剧坚持正确历史观,反映了在“左”倾错误路线下,革命遭受一次次巨大损失。如起义后盲目进攻、轻易离开可以依托的根据地、全部出动攻打城市、清洗所谓内部敌特、所谓的“贫雇农打天下坐天下”、纱厂被迫停工等。纵观党史,因为不实事求是,革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列宁说:“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岁月承载历史,时间说明一切。陕甘宁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抗日的核心区域,还是党带领人民大众走向新中国的出发地。正是由于重要,蒋介石专派得意门生胡宗南坐镇西安。剧中一些人物的话颇有意味:刘志丹“早晚我会变成一束照亮别人的光”;毛泽东“我们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胡宗南说他“信了天意”,关于终南山为其终结地的那段话;退了党又当过习仲勋的老师的特务头子“魏先生”被枪决前与习仲勋的对话……这些剧情,看似偶然,其实偶然中有必然,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华民族之幸啊!
总而言之,《西北岁月》是一卷闪光的英雄谱,一部光辉的革命史,一曲激昂的奋斗歌。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英雄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续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