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婧瑜 文/图
1月5日进入小寒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来了。在龙安区东风乡大坡村和小坡村,6户孤寡老人家里却暖意融融,20多名志愿者用贴心服务帮他们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当天,来自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的20多名志愿者走进孤寡老人家中,跟他们聊家常、打扫卫生,细心地帮老人剪指甲,还送去了米面油、方便面、春联等慰问品。“我们的爱心助老服务主要服务农村孤寡老人,通过为老人义诊、义演、义剪等多种服务,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活动现场,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史帅说。
这次活动只是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开展的众多爱心助老行动之一。“我们活动最大的亮点是移动爱心厨房项目——为老人做爱心大锅菜,以此为依托配套开展六项爱老服务,让农村老年人也能享受到社会关爱。”龙安区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提升辖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龙安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心助老行动,聚焦辖区偏远农村地区和城市近郊农村的老年群体,进一步解决乡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缺乏关注,常感孤独的难题。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服务辖区内29个村庄,服务老年人4800余人,发放爱心餐6000余份,参与服务人员1500人次。
作为多次活动的组织者,史帅向记者介绍,每次活动前,他们都会对参与的志愿者进行详细分工,划分为餐食组、帮厨组、清洗组、物资组、登记组、机动组、宣传组7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不同分工,有序参与活动。移动爱心厨房项目积极探索运用“1+6”模式,以“爱心助老大锅菜”为基础,配套“义诊、义剪、义演、为老人拍结婚照、小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六项爱心服务,通过联系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共享优质资源,采取“线上+线下”“专业+志愿”“制度+激励”“宣传+创新”等多种工作模式。
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通过线上招募志愿者和筹集活动物资,线下联系辖区农村开展活动,并与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安阳明星美发学校、安阳大沧海律师事务所等16家爱心单位组成结对共建单位,邀请专业厨师、专业律师、专业医疗机构、专业美发机构等多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全区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和积分兑换礼品、总结表彰等制度和激励措施,增加志愿者参与积极性,并运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直播活动全过程,提升社会影响力,形成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短短一年时间,移动爱心厨房项目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如今在龙安区已经拥有了一支固定的人员队伍,一组完备的活动器具、一道成熟的活动工序、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得到了辖区老年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丰富活动内容,努力为辖区老人提供更多贴心服务。相信通过爱心助老行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将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关爱老人,提升辖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龙安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