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40年前,全国第一个关心下一代组织在安阳诞生,关爱星火从这里出发燃遍大江南北,无数老同志用爱心托起明天的朝阳。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到安阳视察时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这为我们如何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地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工作遵循。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我市以创新的姿态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84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成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发源地。40年来,多个“率先”在安阳涌现、在全国推广,多次受到中央组织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表彰。今天,我市又在全国率先建成并开放安阳关工委史馆,成为广大青少年一个新的实践教育基地。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贵在行动,重在实效。在教育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过程中,我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阳做法”“安阳模式”“安阳经验”:坚持以“党建带关建”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建立以市委书记担任关工委名誉主任,市委副书记任主任,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分别任副主任的领导机构;以巩固拓展工作阵地为主题,在全省探索市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本单位关工委“二位一体”的组织结构,关工委组织由机关、学校,逐步向社区、农村、企业延伸,覆盖全市;以本地红色资源为依托,先后创建培育了党史国史、红旗渠精神、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以“关爱助学”“五红进校园”“爱心妈妈”“青少年特急门诊”“五老合唱团”五大品牌为载体,深入开展对青少年的帮扶和教育工作。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永远在路上。踏上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关工委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立身之本”,完善齐抓共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大格局;坚持服务中心这一“干事之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工作的方针上来;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使命之要”,让红旗渠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坚持改革创新这一“发展之道”,从具体实践中摸索办法,推动全市关工委工作开创新局面;坚持大抓基层这一“长远之策”,让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坚持加强自身建设这一“力量之源”,推动各方面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起点上,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各级关工委要奋楫笃行再出发,真抓实干,守正创新,踔厉奋进,为护佑下一代健康成长、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