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更好办”“更易办”“更快办”

——看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撬动政务服务效能大提升

组图为群众在政务大厅“一件事”窗口办理事项

□本报记者 许美美 任玉霞 文/图

“没想到从申请、受理、现场查看到拿证,不超过3天,一站式办理真是又高效又便捷!”11月29日,拿到《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安阳市江海商砼有限公司经办人对“一件事”服务窗口连连夸赞。

2024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将一个个“问题清单”变成一项项“满意答卷”,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实现了群众事件件“贴心”、企业事事事“省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更好地激发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从“多次跑”到“一次办”

企业群众更满意

在滑县政务服务大厅,某餐饮店的负责人张女士正忙着为新开的店办理手续。在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告诉她材料已经提交完毕,证照过几个工作日就能拿到。

“本来以为需要跑几趟才能办成,没想到在现场一次性就把相关手续都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张女士连连夸赞。

“高效!给力!”如今,我市实行多部门并联审批服务机制,审批持续“瘦身”,服务不断加码。在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的同时,我市围绕解决“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堵点难点问题,由“多窗、多次”向“一窗、一次”转变,为申请人提供“一次申请、材料共享、信息共用、一次办好”的集成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截至目前,我市“一件事”重点事项包括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破产企业信息核查、企业开办、企业注销登记、企业信息填报等10项与经营主体办事相关的事项;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残疾人服务、退休等5项与个人办事相关的事项。

“在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过程中,我市聚焦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动改革创新,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起来,推行集成化办理,通过流程再造、平台互通等举措,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腿次数,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让政务服务更加贴心,得到了企业和群众认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见面办”到“一键办”

政务服务更高效

在市妇幼保健院,刚刚生完二宝的韩慧分享了她给两个孩子上户口的经历:“生老大的时候,我们为了给孩子办证件,打电话、查地图,一个个打听办事机构的地点,一个个问需要准备的材料。现在还没出医院,老二的手续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办好了!医院还设有新生儿‘一件事’办理专区,你说有多方便吧!”

截至目前,全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件量10640件,占全省该“一件事”总办件量的三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位,平均办结时长1.29天,最短办结时长1天。

“一处变更、多处联动”,便捷高效的服务背后,是后台数据的打通,更是以“一件事”为牵引形成的跨部门、跨层级、跨部门办事流程系统性重构。今年以来,我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残联、教育局等多部门对已上线的“一件事”联办服务多次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各县(市、区)也组织对关联事项涉及部门和乡镇(街道)经办人员进行了培训,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了有力的基层工作保障。

“为群众办实事就要站稳群众立场,以群众视角考虑问题,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把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利企惠民、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来落实办好,办出实效。”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就需要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把多个事项的“多次告知、多表申请、多套材料、多窗(端)受理、多网办理”减成“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要通过加大事项办理相关业务系统的整合力度把“多次登录”减成“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等,有效拓展政务服务深度,把“有形服务”与网上、线上“无形服务”相结合,达到“量减”“质增”,缩减群众办理事项时间,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从“要我办”到“我要办”

“放管服”改革更深入

“过去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时,要跑好几趟、去好几个部门。现在直接在网上上传证明材料和信用承诺书,发起修复申请,后台很快就会受理、审批了。”11月22日,在接受采访时,我市一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该公司因环保设施损坏没有及时更换维修、未按照规定使用大气污染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收到了市生态环境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专员的协助下,该公司顺利开具了信用修复相关材料,通过“河南政务服务网”网站上传材料,4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企业的信用修复。

信用是企业立身之本,失信企业“寸步难行”。在我市受益于信用修复“一件事”的企业远不止这一家。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政务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化,折射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目前,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总量12605件,占全省总办件量的13%,我市开通线上的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和线下的“一件事”受理窗口、自助终端四种申请渠道,实现50%以上的表单信息自动生成、申请材料压减60%以上、办理时限压缩70%以上、办理环节压缩80%以上,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办事服务集约高效、协同共享。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部门在政务服务过程中不断深化模式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努力让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变为高效办成“每件事”。

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建立“一站式”营商服务模式,聚焦“大环境”、聚力“大营商”,深度融合“线上联通”与“线下联办”,从群众和企业的“一件事”着手,做优做强高效服务“每件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政务服务的温度在不断提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