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强专利执法利剑 筑产权保护金盾

□本报记者 郝亚伟

“非常感谢市场监管部门用这么短的时间帮我解决了纠纷,保护了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1月29日,消费者王先生说。

原来,王先生购买了标注有“专利”字样的功效型产品,使用后发现没有效果。接到投诉后,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闻“信”而动,从专利入手,调查取证后,仅用了12个工作日就办结了这起假冒专利案件。

这是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快专利执法重心下移、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执法亮剑工作以来取得的初步成效。

案源少、调解繁、裁决难,一直困扰着基层专利执法办案工作。对此,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案源挖掘、强化行政执法、优化调解模式,着力破解专利执法难题,提高案件查处质效,积极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在常态化企业走访、交流过程中,该局始终坚持“多谈谈、多听听、多问问”,从而了解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维权难处以及专利是否被侵权等情况,从中发现案源;建立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群,发挥“遇事先群里说”的作用,第一时间介入,为其答疑解惑、出谋划策。

该局灵活运用“股+所”联动机制,抽调业务骨干联手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聚焦重点产品、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严厉打击专利侵权、假冒、标识标注不规范等违法行为,有效净化了知识产权市场环境;采取现场调查取证方式,全面收集与被控产品相关的证据材料,对证据充分收集、辨证分析、公正采纳。今年以来,该局共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起。

该局成立高新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办公室,专利案件坚持调解第一。调解员当好化解矛盾的“和事佬”,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源头、化解在“诉”外;指导被请求人建立知识产权工作制度,促进技术改造,告知重复侵权会受到的法律后果;指导请求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做好企业专利布局,同时向双方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