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社会福利院:

精细化服务照亮困境儿童回家路

□本报记者 魏兰

“感谢你们把两个孩子照顾得这么好,他们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们一定付出了很多!”11月13日,在市社会福利院、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殷都区民政局及安丰乡英烈村村委会的共同见证下,市社会福利院困境儿童小熙(化名)、小凤(化名)与亲生父亲孙先生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2021年,年仅两岁的小熙和刚刚出生16天的小凤因属服刑人员子女,被临时安置在市社会福利院。看着两个可怜又无助的孩子,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璐宁坚定地说:“家庭给不了的爱,我们来给,两个孩子的童年,我们来守护,一定要让兄妹俩在福利院里健康快乐长大。”

为两个孩子办理出生证、上户口、按时接种疫苗……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像父母一样悉心照料着两个孩子。

2022年,哥哥小熙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市社会福利院积极联系,安排小熙到院外幼儿园就读。同时,安排小熙入住为困境儿童单独设置的对外生活区域,由专职人员照顾小熙的生活起居并辅导功课,为他日后回归原生家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妹妹小凤也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健康长大。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喊妈妈、第一次独立吃饭……小凤的每一步成长,都在福利院里留下了快乐、温暖、美好的印记。

为丰富兄妹俩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才艺潜能,市社会福利院积极链接社会优质资源,为喜欢音乐的兄妹俩安排了声乐学习课,在音乐中培养孩子开朗阳光的性格,在实践中发现孩子们的音乐特长。2024年春节,小熙和小凤参加了文峰区百姓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舞台上的兄妹俩阳光自信,闪耀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光芒。

市社会福利院给予孩子们的爱远不止于此。长久以来,市社会福利院以孩子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要求,主动链接市人民医院、市特殊教育学校、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八号公益”志愿者组织、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优质社会资源,陪伴孩子们假期到公园游玩,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市殷墟博物苑,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实践中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年来,兄妹俩在市社会福利院干部职工的精心照料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下茁壮成长着。

得知小熙和小凤的父亲将要接他们回家,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依依不舍,为两个孩子准备了衣服、书包、玩具、洗护用品。为确保兄妹俩回归家庭后切身权益得到保障,市民政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殷都区民政局、市社会福利院、英烈村村委会与兄妹俩的父亲孙先生共同召开会议,商定了兄妹俩回归家庭的照料、就学、住房及救助等问题,并制定了定期回访机制和监督机制,共同助力兄妹俩顺利回归原生家庭。

“大包小包盛得下兄妹俩的一年四季,却装不下全院干部职工对孩子们满溢的爱。希望小熙和小凤可以在温暖的家庭中茁壮成长,我们也会定期去看望他们,将这份特殊的爱延续下去。”李璐宁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