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荣 通讯员 上松江
近日,林州帅气小伙儿张曜,专程从北京来到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探访王唤春女士。
“这是一次感恩之旅,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张曜说,他目前在首都机场海关工作,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休探亲假,除父母之外,他还决定去看望王唤春女士。
两人的缘分还要从14年前说起。当时,张曜的父亲张长华已因病致残4年,母亲岳庆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岳庆香打零工赚钱支撑着家庭。
当时,林州市慈善总会向上海市松江区百姓义工下设的上海点滴助学团队发去了困难家庭孩子名单。上海市的资助人王唤春在细致了解后,从众多家庭中挑选了张曜家庭,就这样认识了当时年仅10岁的张曜。
第一年,王唤春给张曜汇来了第一笔善款,通过林州市慈善总会转交。第二年,她特意来到林州看望张曜,并给张曜买了生活用品。
2012年,张曜曾跟随林州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来到上海市松江区。王唤春带着女儿王旸逸和张曜等几个林州的孩子,到当地一家肯德基吃汉堡、薯条,喝可乐。“那是我第一次吃肯德基,特别香。”张曜说,参加工作后,肯德基没少吃,但王唤春带他吃的那一次最难忘。
从2010年结对至今,14年来王唤春和张曜联系从未间断。“学生时代,每学期考试成绩出来了,他都会跟我讲。高考填志愿,大学毕业找工作,也来找我商量。这份信任令我感动。”王唤春说。
去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的张曜,考上安徽省选调生的同时,也拿到了首都机场海关的录用通知。参加工作后,张曜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各方面都很优秀。
在王唤春印象中,张曜是个自立自强的孩子,懂得感恩,他的家人也很淳朴务实。“一开始写信、电话联系,后来就是微信沟通。逢年过节,都会送来问候。”王唤春说,按照助学团队的惯例,每年她都会打一笔助学款项给张曜。可自从上了大学,张曜再也没接受她的资助,理由是自己申请了助学贷款,学习之余勤工俭学,可以自力更生。
虽然不再接受王唤春的资助,但是日常的联系反而比原先更频繁了。张曜的父亲虽然残疾,但他努力康复锻炼,如今坐在轮椅上也能做饭、拖地,帮张曜母亲分担家务。在张曜内心深处,早就把王唤春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参加工作后,一直想着去上海看望王唤春,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感恩之旅,探亲之行。
在张曜心中,不仅感激王唤春这些年来对他的帮助和引导,也庆幸自己多了一个“妹妹”。原来,王唤春的女儿王旸逸和张曜相差1岁,这些年来,两人也一直有联系,亲如兄妹。
“女儿从小跟着我一起做公益。她和张曜年龄相仿,当时也是希望他们能在学习上相互鼓励。”王唤春说。除了在学习上的分享交流,远隔千山万水的兄妹情谊也令张曜倍感幸福。有一年张曜过生日,王旸逸给他寄了个印有哆啦A梦图案的马克杯。“这个杯子从小用到大,现在回家也是用它。它不单单是一个杯子,也是我和妹妹友谊的见证,曾鼓励我勇敢追梦,走出大山。”
王旸逸说,当时选择印有哆啦A梦图案的马克杯,一方面因为哆啦A梦有一只能变出各种宝贝的神奇口袋,希望张曜能梦想成真;另一方面,哆啦A梦和大雄的友情也令她动容,希望自己能和张曜一辈子做朋友。
“王阿姨的爱心助我学业有成,如今在北京工作,接下来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让生活处处有爱、有真情。”张曜动容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