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全市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准治水改革方向,完善现代水网体系,抓好水旱灾害防御,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以实干实绩加快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4日,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水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重要带动力量。市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悟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安阳水利改革的思路举措。
“我们要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路径准确,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全力保障我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付文彬表示,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此,市水利系统抢抓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近期、中期、远期系统规划,前瞻性谋划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灌区现代化改造、大中型水闸工程、大中型水库扩容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构建“系统完备、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市水利系统坚决扛牢防汛抗旱天职,贯通“四情”防御,强化“四预”措施,科学精准调度防洪工程体系,系统运用“拦、分、蓄、滞、排”措施,最大程度发挥减灾效益。重点强化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动态调整预警阈值,健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防汛工作“金标准”。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水,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市水利系统坚决扛牢河湖保护治理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监督、监测作用,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动联防联治,健全跨省域、跨地市河长制协作机制,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打击非法采砂,积极创建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加快形成党政主导、水利牵头、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建设造福人民的美丽幸福河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市水利系统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聚焦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强化用水总量强度双控,把《安阳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综合利用规划》落实到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节约、保护、配置、管理等全过程,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快建设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不断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支撑水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对水利工作的时代要求,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阳实践水利新篇章。”付文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