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倩 实习生 孙小媛 文/图
随着西大街保护提升项目火热推进,群众对老街有着很多期待。街区建设进展如何,将来如何发展,停车场如何建设,南大街何时动工?11月1日,记者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展开采访。
已完成保护修缮77座,正在施工的有46座,完成施工面积约4000平方米,超过工作总进度的70%……这是西大街保护提升项目启动两个多月以来的“成绩单”。
走在西大街上,记者看到路两侧已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外围的围挡被拆除,一座座灰砖黛瓦的老建筑逐渐露出昔日的芳华。两名工人正在安装门楼挂落。“我们是木工组,如今比较大的活儿都干得差不多了。”来自新乡的郭师傅告诉记者,开工以来,经他们修缮的老建筑已有二三十座。
街面上,依然能看到许多施工人员,他们忙着运输物料,安装建筑构件,铺设电路管线。“这间屋子的木构件还不错,我们在施工中会保留建筑的原有风貌。”在一座老建筑的二楼,工程技术人员正对照图纸商讨施工方案。
“眼下,部分老建筑还在修缮,电力部门已开始线路入地施工。项目完工后,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与设计科科长杨朝中介绍。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西大街保护提升项目还包括两个停车场的建设和南大街传统街面整治。这些项目进展如何?“南大街的设计图纸已经完成,目前处于招标阶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古城办负责人张洋毓告诉记者,保护提升项目中提到的两个停车场,一个在北边(县前街对面),另一个在南边(镇远门一带)。北边的为地上停车场,规划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将进行停车场地面整治,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预计今年年底启动。南边的为地下停车场,规划面积约为12950平方米。两个停车场建成投用后将有效缓解古城内停车难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许多商铺已完成招租工作。按照计划,今年年底,西大街将亮灯开街。将来这里是什么模样?“西大街会打造成中医药文化街区。敷一贴中药面膜、品尝一根消食棒棒糖、做一次中草药足浴……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安阳古城公司负责运营的副总经理李娜介绍,他们将通过引进品牌项目,带动中医药行业发展,助力安阳老字号传承,激发老街的活力。
受访群众表示,盼着西大街保护提升项目尽快完工,将三个历史文化街区有机串联,展示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传承与风貌,让焕新的老街带给百姓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