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滑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碧血丹心育桃李 立德树人铸师魂

——记全国模范教师王保利

王保利(中)在为学生讲题(王 迪 摄)

□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范宇飞 王 迪 贾尚锋

在今年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中,来自滑县的王保利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

一位小县城的普通教师何以获得如此殊荣?

10月15日,秋高气爽,记者来到美丽的滑县第一高级中学,领略了这所学校及王保利的风采。

课堂上的王保利——

幽默风趣,春风化雨催蝶变

“倾心育人,别忘了我们曾经也是学生;爱生如子,请记住我们也有孩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穿过挂满标语的廊道,记者来到高二年级(40)班,与学生一起聆听了王保利的授课。

“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思维的火花非常灿烂,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王保利的授课方式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不时与学生互动,气氛十分活跃。台下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庞充满阳光,热情高涨。

“王老师总是把学习和生活的智慧巧妙融入教学,让学生心悦诚服,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成长蝶变,让我们不仅收获知识,更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人生智慧。就像他常讲的‘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在我看来,他就是我们的小太阳,让我们每天都充满正能量。”该班学生吕毅薇说。

“课堂是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平台,40分钟的课堂,每一分钟都要充分利用、精细把握、高效教学。”王保利说。

几名学生告诉记者,王老师不仅教学有方,还是学校有名的“金句加工厂”,比如“智慧就是记忆力,成绩就是背多分”“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等,每个学生心里都装着几条“保利名言”,并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和进取力量。

在学校还流传着“学习英语没兴趣,滑县一中找保利。保利教学有绝技,胆大心细厚脸皮”的顺口溜。

“‘胆大’就是要敢于张口,不怕出错;‘心细’就是要认真、细致、不马虎;‘厚脸皮’则是指学习态度,不怕重复出错,不懂就要一问再问。”该校教师王亚静说,“在王保利的鼓励下,学生摆脱了不敢开口、‘哑巴式’英语学习,变得积极发言,勤学善问,稳步提升了读写能力。”

课堂下的王保利——

孜孜以求,“源头活水”滚滚来

“有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王保利始终坚持以“有效备课”促“高效课堂”,保证“高效课堂”的“源头活水”。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不能只满足于有一桶水、一眼泉,要永远有‘活源之泉’,才能给学生滔滔不竭的活水。”王保利说。

自2001年踏上讲台,他从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到身兼教务主任、班主任数职,始终在专业技能、教务等各方面孜孜以求,高规格“武装”自己:博览群书,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如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等;积极探索,把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吃透”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个性化发展,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极致,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依据教材章节的顺序教学法,大胆尝试重编教材,依学定教,串讲知识,把英语复习课分成“词法、句法、语法、语用”四大板块精讲精练,深备教材、走出教材,与生活联系,打通英语学习与生活的通道;积极拓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带领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的调研文章《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斩获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河南省选拔赛一等奖,3名学生荣获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推荐奖和创新智慧奖金。

“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学问,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我们的团结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锻炼了我们理解、表达、沟通、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郝鹏程说。

“他会想方设法带我们去运动,给我们请心理教师做大型心理疏导及减压活动,会给我们买烧鸡、订饮料,会给我们放映颇具教育意义的电影,还会给我们看放松的脱口秀视频……与他相处的日子总是快乐充实的。”现就读于四川大学的龙佳艺说。

书信里的王保利——

定海神针,“亲爱的人民艺术家”

走进王保利简洁的办公室,办公桌上一摞高高的书信引起记者的兴趣。网络时代,书信早已被电话、视频所替代,当下还有人与王保利有书信来往?

“都是学生的来信。”王保利说。

学生来信?记者心想,从中一定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王保利。征得他的同意,记者一封封打开,细细品读,几乎每封信中都称他为“亲爱的人民艺术家”——

今天心血来潮,组织了一个小活动,让每位同学畅写心中所想,您猜同学们都写的是什么?都是有关您的。

说说对您的总体感觉吧,“敬”这个字也许最能概括,敬您的品性,敬您的处事态度,敬您的能力,敬您的昂扬。

知道您工作很忙,但希望您少熬夜,准时吃饭。

非常非常想念您,想念您生动又趣味十足的每一堂课,想念您安慰我们时的语重心长,想念您鼓励我们时的心潮澎湃。

从小至今,我遇到的老师有几十位,直到遇见您,第一节课就瞬间被您的风趣幽默、诙谐健谈深深吸引。从此,我的英语成绩飞速提升。

超级想您呢。昨天看见您,感觉您很疲惫,要记得多休息啊。

您让我真正领略到了英语的魅力,让这门由死记硬背的无趣学科变成我最喜欢的科目。

刚入学时“军心”不稳,您如一根定海神针,寥寥数语就抚平了班里的躁动。

那一天,偶遇一位师姐,一路上我们的嘴都没停下来,话题全围绕您展开,情到深处,师姐红了眼眶。

几小时不见,甚是想念。有时间多打打球,关节炎要小心,早点治疗。

悄悄告诉您,您对我的影响远不止在英语上。当初,我很自卑,16岁生日那天早上,您语重心长,如老父亲般掏心掏肺,从此一种活力迸发的激情在我内心滚滚涌动。

看您最近胳膊好像有点不舒服,一定要保重身体哦。我发现您几次都没吃早饭,这万万不可以。如果您真的吃不了早饭,我有奶粉和小面包。偷偷告诉您,您是我们公认的偶像,太爱我们的保利了。

看到母校日益繁荣壮大,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您在讲台上挥洒智慧的身影,天还未亮就陪我们早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您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们磨砺品质,这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我今年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专业是教育学,希望也能像您一样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永远记着您的“心系大天地,情留在心中”。

…………

一封封书信,或关心,或赞誉,或崇拜,稚气未脱而情真意切的“悄悄话”,王保利的德艺双馨以及在学生心目中无人能替代的神圣位置可见一斑。

“为什么要称呼‘人民艺术家’?”记者不解地问。

“这是学生对他的爱称。因为他知识渊博、文韬武略,不仅讲课讲题细致风趣,而且有特别独到的审美能力,生活中也非常诙谐幽默,和学生亦师亦友,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该校教师苏会超笑着解释。

殊荣于王保利——

天道酬勤,实至名归

王保利秉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先后把几百名学生送进“双一流”大学,其中,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有39名。

在他感召下,全校教师勤耕不辍,精业笃行。今年高考,该校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7人,创历史最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1人,飞行员录取3人。一本上线1181人,上线率61.16%,“双一流”以上高校录取414人。

教学之余,他还辛勤笔耕,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等报刊发表,还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市竞赛,屡获优秀辅导教师一等奖。

天道酬勤。他的碧血丹心、臻于至善不仅教育出了遍天下的桃李,还先后获得“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

“越与保利老师相处,越能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他一年有350多天都在学校忙碌,每天5点前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我想,我以后再难遇到像他一样好的老师了。不是其他老师不好,而是他太特别、太优秀了。”龙佳艺说。

谈起恩师王保利,就职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2015届毕业生陈羽赞叹不已:“他是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他循循善诱、抽丝剥茧的教学方法出神入化。他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高三那年,他每个月至少给我们上一节思政课,还带领我们创作了班歌,时常组织我们锻炼身体,要我们‘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我们在压力最大的高三健康成长。作为‘全国模范教师’,保利老师实至名归。”

“王保利老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教学上精益求精,育人上春风化雨。他的教学方法独特有效,对学生关怀备至,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用奉献诠释教育的真谛。他教学成绩斐然,师德高尚,是全体老师学习的榜样。”该校副校长谷振乾由衷地说。

采访中,王保利始终心怀感恩:“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领导重视支持、团队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会加倍珍惜组织给我的荣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青蓝工程’为依托,带领一批骨干教师打造品牌课程,在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锲而不舍,勇毅前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