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剑昆 郭荣 通讯员 高晓锋
在太行山向东部平原过渡的地带,林州市崛起为一个创新发展高地。红旗渠奔流,见证人才赋能发展的伟力和这方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
视发展为第一要务,视人才为第一资源,视创新为第一动力。林州市走创新发展之路,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实施“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人才集聚计划,不拘一格择英才,一代代青春的理想催生出一幅又一幅蓬勃生动的发展画卷。
围绕人才链建强创新链
激活科技创新活力
“园区经常举办入孵企业项目路演活动,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我们认为,园区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创业孵化平台。”9月21日,河南慧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参加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创新创业园举办的入孵企业项目路演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当天,30余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该活动。
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是林州市“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人才集聚计划中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市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成装备制造产业园、绿色建筑材料园、智能制造孵化园等15个专业园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软环境”;积极引导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863科技产业园区、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中小企业孵化器,打造“产业园+加速器+孵化器”的众创空间,鼓励各类人才到创业园、孵化园创业就业,截至目前已吸纳创新创业团队500多个。
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林州市高度重视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有效落实引才自主权,持续扩大用人自主权,从积极开展“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人才引进、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引进高校毕业生、召开线上和线下专场招聘会、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等方面入手,大力破解企业“引入难”问题。2024年,林州市已引进1名顶尖人才,同时引进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2人、硕士55人、本科778人,为技术创新打下坚实人才保障。
林州市注重抓好产学研合作转化,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牵引,以企业研发和产业规模为基础,加大与6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技术、设备等优质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目前已有2项省级研发专项成功申报;促成林州市人民医院、林州市肿瘤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建成刘章锁教授、王立东教授两所中原学者站。
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在林州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经理谢长乐正带领着团队开展科技攻关。他介绍:“我们不惜投入巨资研发新产品,持续在IC载板、高频高速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瞄准国内‘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国外的部分产品垄断。”
林州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覆铜板生产企业,建有国内一流的研发中心,引进了谢长乐等一大批科技人才组成了科技研发队伍。
林州市实施高企倍增计划,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建立常态化政企、人企沟通机制,同时出台多项人才政策,鼓励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激励人才开展研发创新活动。焦晓芳通过“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人才集聚计划入职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安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与代表们共同探讨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付艺伟加入林州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在长期被欧美国家和日本垄断的IC载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被评为安阳“洹泉涌流”十佳最美人才。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挂职副主任张鹏教授成功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
聚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林州市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持续推进数、智、人、产融合发展,完善“国家级绿色工厂”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2023年,林州市新增“四上”企业57家,新培育商贸规上企业及大个体64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8个,其中,光远新材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诚雨电子、致远电子被评为河南省“瞪羚”企业,专利授权量突破200个。
同步推进双招双引,构建聚产聚才新格局。林州市坚持人才引进与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发展相匹配,引进了一批紧扣产业链条、拥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2023年,林州市12个域外项目开工落地,17个“三个一批”项目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74个,开工40个。
围绕产业链拓展人才链
集聚人才建设高地
经开区党工委委员裴社奇考取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经开区创新发展局王磊、经开区组织人社局李振起考取了中级经济师……9月26日,在经开区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工作会上,一批善于学习、热情服务企业的行家里手受到表彰。
人才集聚,让经开区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气象,鼓荡起万马奔腾的节奏,澎湃着实干兴业的激情。
加快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林州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纵向贯通人才、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和市委4个维度,横向聚合24家主管部门打造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人才服务窗口,建立全市人才服务“4+24+N”基本架构,为人才提供子女教育、医疗健康、文化休闲等优质专属服务,实现人才和事项一体运行;加快推进人才发展和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拟投资1000万元与河南省人才集团联合筹备设立红旗渠人才集团,进一步畅通省、市、县人才招引渠道,加快区域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链、楼宇经济和园区平台建设,发挥平台资源集聚优势,高标准建成装备制造产业园、绿色建筑材料园、智能制造孵化园等15个专业园区,为人才创新创业、产业提质增效赋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林州市厚积育才培才发展沃土,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化企业与高校“双元培育”机制,依托林州市职教中心、林州市职业培训机构等技能教育阵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开展订单式培训,有效打造按需育才、上门送才、助企留才新格局;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成立评价机构26家、企业培训中心10家。2023年,该市认定技能人才10507人次,认定高技能人才6082人次,“林州建筑工”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区域人力资源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