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龙安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大手拉小手 成长同相守

——龙安区开展多样活动丰富少年儿童暑期文化生活

支教队队员正在上课(赵成城 摄)

豫才支教队队员合影(赵成城 摄)

□本报记者 梁亚杰

7月26日,在东风乡申家岗中心小学的教室内,学生们正专注地做着卡通泥塑造型,支教老师肖春雅和王新皓不时停下脚步,纠正孩子们的偏差动作。“我们是来自安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今天上的是甲骨文和泥塑课。孩子们通过捏泥塑、制作甲骨文字,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甲骨文的学习和理解。”王新皓说。

少年儿童如何安全愉快度过暑假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目前,龙安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多彩假期 ‘艺’路‘童’行”文明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该活动面向社会招募具有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特长的大学生志愿者到龙安区辖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各中小学校,就近、就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适逢安阳师范学院“童心向党、筑梦成长”豫才支教队走进申家岗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两个活动实现了精准对接。

豫才支教队负责人赵成城介绍,在支教活动开展前,学校领导、老师和东风乡政府进行了商讨沟通,对活动具体事宜作出了安排。经过精心准备,由18名大学生组成的豫才支教队于7月8日走进申家岗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支教队的队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开设了6门基础学科和9门特色课程,包括阅读、书法、剪纸、素质拓展等。通过一个假期的学习,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会有很大提升,综合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赵成城说。

在支教活动开展期间,支教队还结合安阳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甲骨文飞扬”、《红旗渠》经典情景演绎、字正腔圆“话”中国等文化课程,让孩子们更形象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领悟红旗渠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作为支教活动的对接单位,申家岗中心小学对豫才支教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该校提前为队员们安排食宿、教学、办公场地,并组织教师、保安值岗,负责维护好支教队队员、学生的安全。申家岗中心小学教师王彦霞说:“学生暑期安全是家长和老师最牵挂的头等大事。豫才支教队开展这样的特色支教活动,让学生们既‘玩’得尽兴,又增长了知识,效果非常好,家长们对此表示欢迎。”

据了解,在豫才支教队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龙安区委宣传部“多彩假期 ‘艺’路‘童’行”文明实践活动也在同步组织开展。在太行小区街道华秀社区、文明大道街道龙图社区、文昌大道街道晨光社区等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返乡大学生开展志愿教学,教授趣味羽毛球、特色手工制作等课程。孩子们踊跃报名参与,对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希望类似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

大手拉小手,成长同相守。龙安区“多彩假期 ‘艺’路‘童’行”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同时也搭建起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华,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将竭尽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确保大学生安心教学授课、孩子们愉快学习听课,使活动呈现出良好的社会效果。”龙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