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娴 李庆龄 高倩 李杉 李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连日来,我市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倍感振奋。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用实干和担当奋力书写不负时代的崭新答卷。
中共安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院)长宋民表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市委党校将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积极开发新专题、研发新课程,持续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加大宣传阐释力度,组织精干力量撰写科研文章,形成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树立党校理论研究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更大建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安阳实践的实现路径积极开展前瞻性、对策性、评估性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自觉把党校工作融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工作中,精准定位、科学谋划,为安阳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鲜明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市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赵裕周说,他们将继续围绕“12×5×9”产业矩阵,组建第二批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引导各类科创院、科创院分院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依托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和启迪(安阳)科创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推动产学研融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精准招商、组织招才引智、链接京津创投机构,吸引更多外界资本助力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服务存量产业发展、汇聚优势创新资源、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等工作内容,以增强产业链、补充人才链、完善创新链为目标,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甲骨文与殷商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阳地方文化的标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院长李彦雄说,“我们将继续加强甲骨文特色骨干学科建设,进一步深化与文旅部门的合作,在甲骨文研究与活化利用、优秀历史文化产品开发和优秀文化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我市培育优秀文旅人才队伍、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教育、科研和人才支撑。同时,我们将加大甲骨文国际推广的力度,借此提升安阳市的文化地位,助力安阳市文旅发展,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明确了新征程的航向任务,更赋予了我们文艺工作者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经理莫振宇表示,“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一步,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在书法创作中展现时代风貌、弘扬安阳优秀传统文化,擦亮中国书法名城文化名片;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主题,组织开展和积极参与书法笔会、研讨、展览等活动,用书法艺术讴歌伟大时代;团结引导书法工作者尤其是广大青年,开展送书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安阳籍大学生张怡博表示,“作为一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我会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科素养,积极探索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知识的交汇点,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将交叉融合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阳实践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