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斐 文/图
连日来,高温少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严峻考验,龙安区东风乡迅速行动,制定了一系列抗旱措施,并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抗旱保苗工作。
6月19日上午,记者在东风乡的田间地头看见村民正在利用水泵、水管等灌溉设备,从附近的河、水库等水源地引水灌溉,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水分。同时,东风乡还邀请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提高抗旱能力。东风乡申家岗村村民李海军头戴草帽,顶着烈日,一大早就下地浇水抗旱,悉心呵护着田里刚刚冒出的新绿。他细心地给每一株红薯苗浇水,感慨地说:“今年太旱了,我们农民靠土地吃饭,本来很发愁,但乡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让我现在有了底气和信心。”
为了确保用水调度有效,东风乡利用辖区五八渠,组织各村及时进行浇灌,明确了放水时间和轮灌方式,严格控制用水量,全力备战抗旱。同时,沿线村庄清淤、清草、清障,确保五八渠畅通无阻,为抗旱做好充分准备。为避免因灌溉水源发生争议,派遣专人负责水源放水,并采取轮流灌溉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今年,我们村700余亩地收了小麦,种了玉米,已经连续浇灌了两轮。群众自主种植的100余亩花生和红薯也已经完成两轮灌溉。”东风乡活水村党支部书记牛桃珍说。各村积极利用现有设施如水管、机井进行浇灌,自发筹集资金购置防灾设备,自力更生、共同抗旱。
东风乡主要领导和科级干部多次深入田间一线,详细了解群众实际困难,现场召开协调会议,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各级干部按片区分工,细化责任到每个人和每个部门,同时设立了3个督察组加强监督巡查,确保抗旱工作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在值班值守方面,东风乡采取科级干部带队,每天五六人轮流值班,除日常安全生产、环保巡查外,还增设了防涝抗旱值班,24小时全面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确保灾情及时上报和预警信息传达到位。
紧密监控旱情发展,各村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加强旱情预测和预警,一旦出现严重旱情,即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田间作物灌溉,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节水意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抗旱意识。截至目前,该乡已悬挂条幅66条,抗旱浇水面积6000亩。
“接下来,东风乡将继续把防大旱、减大灾、抗长旱作为头等大事,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群众科学管理和科学浇灌,持续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东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杜新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