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龙安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龙泉镇张北河村:

激活农村“她”力量 文创产品助增收

□本报记者 刘斐 通讯员 李志飞

“只有产业兴旺了,群众增收才有保障,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6月13日,龙安区文广体旅局驻龙泉镇张北河村第一书记韦晓雷说。

驻村以来,韦晓雷除了推进更新完善村内民生基础设施工作外,将大部分心思放在如何增加群众收入上。

“我们村有什么资源,可以发展什么产业?”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韦晓雷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清点村里的资源,一方面深入走访调研,另一方面向其他先进村学习经验。

据介绍,由于张北河村位于丘陵地带,交通不便,耕地有限,发展机会较少,年轻人常年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主要是妇女和老年人。留守妇女也渴望增加收入,但由于村里产业基础薄弱,大家只能干临时工。

如何帮助留守妇女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村干部夜以继日思考的问题。在区文广体旅局的实地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韦晓雷和村“两委”干部最终选择合作发展手工木发簪、木梳加工等文创产品项目,并组织村里的妇女参与生产。

经过多次洽谈,张北河村和安阳非遗工坊确立了合作关系,并组织有意向的村民接受培训。自5月正式生产以来,村里已经向非遗工坊交付了多批产品。随着村民技术的不断提升,大家的日均收入已经超过80元。目前,张北河村计划与仓巷街非遗工坊进行合作,扩大文创产品的种类和规模,以便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使大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接下来,我们将扩大与非遗工坊的合作,围绕安阳传统文化,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促进更多村民就业,开创非遗振兴之路。”韦晓雷表示。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