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服务再升级 惠民更暖心

——安阳市医保中心获评“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纪实

□本报记者 许美美

“服务优质化、办事透明化、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监督公开化。”5月6日,记者在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看到,墙上的标语格外醒目。

如何让标语不停留在墙上,而是印刻在每一项服务操作流程中,市医保中心有妙招。该中心扎实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建设,在2023年全市“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评选中,市医保中心被评为“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该中心创建“红色医保·暖心服务”品牌,设置党员示范岗,牵头领办复杂业务,切实做到首问负责到位、咨询解答到位、热情服务到位、业务办理到位、电话接听到位。该中心干部职工通过锤炼内功强素质,推动经办服务创特色、出亮点、上水平,实现党建与经办服务深度融合、共同提升。

规范窗口建设,完善服务设施。该中心对服务大厅进行标准化改造,增设了母婴室、爱心窗口、手机充电处、失物招领处等,配备了轮椅、雨伞等;对窗口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坚守为民初心,优化适老服务。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及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该中心在服务大厅配备专门服务引导人员,做好政策解读、操作指导、表格填写等帮办代办工作,为特殊群体提供多时段办事服务,确保“一次办好”。

坚持问题导向,化解群众难题。我市群众通过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和医保工作站,实现医保服务“就近办”。针对群众反映的医保经办服务问题,该中心一周一分析、一周一整改,营造了主动提升服务质量的工作氛围;开展“医保热点问题选登”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筛选电话咨询、网上留言、咨询投诉等内容,聚焦最新医保政策和群众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由各科室进行解读答疑,为遇到同类问题的群众提供参考,积极为群众答疑解惑,畅通群众沟通渠道。

深化志愿服务,弘扬文明新风。“医保政策下基层”“医保服务面对面”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使医保服务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具有医保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简化业务办理,优化办事流程。该中心通过业务窗口、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备案渠道,满足参保人员业务办理需求,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我市与全国其他省、市的上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互联互通,为参保群众减轻了垫付资金的压力,让群众在异乡更有“医靠”;全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积极扩大异地定点覆盖范围,实现市、县、乡各级医药机构异地普通门诊直接结算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推进刷脸结算,医保支付开新篇。全市所有医保经办大厅和743家定点医药机构共布设984台刷脸设备且全部开通刷脸支付功能,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可直接刷脸结算,我市医保支付跨越式进入“刷脸时代”。为守护好群众的“救命钱”,我市医保基金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各种欺诈骗保行为。2023年,我市医保经办机构依法依规依协议开展医保服务,共拒付质保金287万余元,追回(扣除)违规金额949.05万元。

窗口就是形象,服务就是口碑。市医保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努力把医保经办窗口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让医保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全面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