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 兰
在古都安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使命,用责任与担当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用坚守与付出书写儿童福利领域的时代答卷。他们就是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民政人。
一个小小的心愿
小格(化名)今年6岁,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一起生活,日子虽不富裕却很温馨,然而一张父亲患尿毒症的诊断书浇灭了小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果能穿着新衣服过年,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懂事的小格不敢把自己的心愿告诉爸爸,只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和小格有着同样心愿的还有豪豪(化名)、阳阳(化名)……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小小心愿,安阳市尚百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林州市慈善总会发起了公益项目“新年穿新衣 寒冬暖童心”微心愿认领活动。
“我们拿出5000多元,购买了学习桌、羽绒服、自行车等,送给有需要的孩子,圆了他们的小心愿。”安阳市尚百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尚高峰说。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共收集困境儿童的微心愿30多个,链接了尚八德、潮衣库等爱心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共同为孩子们捐赠了30余件羽绒服、50余条保暖裤和部分学习用品、新年礼物,总价值2万余元。希望身处困境的孩子能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加自信健康地成长。”林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两位可爱的“妈妈”
“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生我的人,还有一个是‘赵妈妈’。”困境儿童宁宁(化名)说。
“我也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生我的人,还有一个是‘李妈妈’。”孤儿小颖(化名)说。
两个孩子口中的“妈妈”,一位是安阳县民政局分管儿童工作的赵筱凤,一位是安阳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李璐宁。
宁宁(化名)是生活在新乡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的一名困境儿童,去年因该中心解散,赵筱凤多次往返新乡和安阳,与教育部门沟通,帮助他转学至安阳县七中继续上学,并根据宁宁的情况办理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手续。“我每个月都要与孩子见上一面,我们的关心关爱就是他健康成长的动力。”赵筱凤分管儿童福利工作多年,始终把困境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践行着“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初心。
“我在福利院生活5年了,最喜欢和‘李妈妈’在一起。”小颖有点腼腆地说。2019年,小颖被解救后,来到安阳市社会福利院生活。5年来,李璐宁以“妈妈”的身份走进了小颖的生活,为她安排独立的学习、生活房间,坚持为她辅导作业,多方联系优质教培爱心志愿者,为她提供兴趣爱好课程,不断发掘她的潜力。
“亲情陪伴是增强孩子归属感的重要途径,我可是70多个孩子的‘妈妈’。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李璐宁笑着说。
三份温暖的通知
2023年冬天,河南省出现了极端低温天气,安阳市的最低气温甚至降到了-18℃。孩子们的冷暖始终挂在各县民政人的心头。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困难群众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我市民政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儿童福利领域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的通知》《关于动员和引导慈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参与应对极端天气开展“暖冬”行动的通知》《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孤儿等各类特殊儿童群体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强化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加强走访探视、帮助解决困难、开展关爱服务,落实落细“分类巡访”“结对帮扶”“跟踪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实施精准关爱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走访各类儿童2819人次,发放各类救助物资19.72万元,动员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74个,参与志愿者3000余人,确保儿童福利领域安全过冬。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加大对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力度,积极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努力守护每名儿童向阳而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