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亚伟
“过去,这条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家出行很不方便。如今,道路修好了,群众打心眼里高兴!”10月8日一大早,说起家门口新修好的这条路,安阳县崔家桥镇滩里村党员孙西平乐呵呵地说。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担任滩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李斐为找到工作的发力点,主动走进村民的生活圈子,与他们拉家常,面对面收集村民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渐对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心中形成一本账,其中呼声最高的便是村里的道路整治问题。
开工前,李斐召集村“两委”干部、项目相关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反复协商,商谈项目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施工安全制度、项目进度表和责任清单。自项目开工以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去一趟工地,和村干部、施工方一起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伴随着现场大型作业机械的阵阵轰鸣声,滩里村环村“小环线”最后一段道路硬化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工人对路肩进行补缺整形。经过多方协调资金、村民自筹资金等方式,村里先后投入200余万元,修建了长1370米的进村“三横一纵”大路和63条共计7500米的背街小巷。
坑坑洼洼的泥路变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幸福路”。李斐说,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镇、村两级干部聚焦道路硬化修复、人居环境改善,下大力气配套了路沿石、绿化苗木、光伏路灯等基础设施,使美丽村庄的雏形初显。
沐浴着党的好政策,滩里村的变化日新月异。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滩里村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建成村室、便民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一宅四院两处等,让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