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话健康

无烟为健康护航

□刘治国

自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控烟,2007年至2017年,全球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19.2%。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5%。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

吸烟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容易引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异常、静脉血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尘肺的发病风险。戒烟可明显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

烟草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致癌物,当人体暴露于这些致癌物中时,致癌物会引起体内关键基因发生永久性突变并逐渐积累,正常生长调控机制失调,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吸烟可导致肺癌、喉癌、膀胱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肾癌等,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急性白血病、鼻咽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戒烟可明显降低这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使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吸烟还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产生协同作用。吸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戒烟可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

吸烟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影响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的合成,抑制胰岛素的生成,长期吸烟还可引起脂肪组织的再分布,上述因素均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吸烟量越大,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长期戒烟可以降低吸烟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与死亡风险。

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与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中,同样会增加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儿童哮喘、肺癌、冠心病等,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无法完全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也会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

戒烟是降低吸烟危害的唯一方法,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吸烟者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延缓上述疾病的进展,并改善预后。

吸烟者应当积极戒烟,吸烟者本人的戒烟意愿是成功戒烟的基础。戒烟门诊可向吸烟者提供专业戒烟治疗。

(作者系市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治医师)

本栏目由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健康教育所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