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郝亚伟 通讯员 张桢睿)“现在政策太好了,俺坐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近日,在白璧镇常王贾村广场,村民兴致勃勃地观赏了一场淮调演出。这是白璧镇开展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剪影。
今年年初以来,白璧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凝聚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蓬勃动力。该镇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试点村辐射效应,发掘东北务村红色文化底蕴,融入南街村、北务村孝善文化元素,让“文化符号”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将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实现农文旅结合发展。该镇围绕西裴村以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的城市近郊休闲游特色村庄的定位,依托仰韶文化、红色文化、本土文化,打造报德国学小镇、大寒隋唐古镇、地下交通站红色教育基地,今年已接待研学游团体8批2000人次。该镇加强基层文化中心、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及农家书屋建设,广泛深入开展“阅读点亮书香”全民阅读、“戏曲进乡村”等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巨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白璧镇不断加强各村文化阵地建设,41个村(社区)实现便民文化广场全覆盖,建有42支20人以上的民间文艺社团,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宣传,全年举办以“奋进新时代、建设新白璧”送文化下乡活动300余场次。
“下一步,白璧镇将树立发展新思维,挖掘文化新内涵,助推经济新产业,让乡村文化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白璧镇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