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内黄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

内黄县创业担保贷款实现首季开门红

本报讯 (记者 任贵伟 通讯员 宋丽英 甘泉)“第一季度,内黄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发放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6.5%,完成首季目标任务的108.11%、全年目标任务的26.7%,再次刷新历史发放纪录;共扶持879人创业,带动2542人就业,顺利实现首季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开门红。”4月18日,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年初以来,内黄县人社局紧紧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扶持力度,为广大自主创业人员发展注入资金,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造血式”促创业、稳就业功能。

县人社局创新多种反担保模式。利用“信用文化”作担保。该县将符合村“两委”班子组织健全、坚强有力,创业产业项目经营良好、带动就业能力强,有诚实守信风尚,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的创业项目无逾期不良贷款等条件的村作为评定信用村对象;将符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道德高尚、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创业项目适合当地发展并有较好带动效应等条件的创业户评定为创业带头人,放宽或取消信用村村民和创业带头人的反担保要求。第一季度,该县共评定创业信用村5个,选树创业带头人40人,共为创业信用村和创业带头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5万元。

内黄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财政、人社、人行、经办银行等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推动工作落实。县人社部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局班子成员实行分包乡镇(街道)责任制,局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到分包乡镇(街道)调研1次,及时解决乡镇(街道)在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县人社局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人社所的“传话筒”和“头道岗”作用,由乡镇(街道)人社所严格审查人员身份、项目真伪,严密防范贷款风险;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人社所和村(社区)干部的“听筒”作用,收集群众对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办理程序繁杂、担保难等问题,召集相关部门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