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贵伟
通讯员 张伟民 彭志帅
目前,内黄县91万亩小麦从南向北陆续进入孕穗抽穗期。当地1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迅速奔赴田间地头,查苗情、看长势、开“良方”,科技护航小麦丰产丰收。
六村乡杨桑村是当地的小麦套种尖椒、大蒜套种尖椒种植专业村。4月10日,在村庄东侧的麦田里,农业技术人员与种植户现场查看小麦长势,交流科学防治小麦病害的良技良策。“小麦已经进入孕穗抽穗期,这一时期,小麦最容易发生条锈病和白粉病,现在要趁着晴天的下午,把药喷上,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增强小麦的大穗大粒。”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高级农艺师杨广军说。
解决麦苗发黄、生长不良等问题,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授课,指导大家根据气候、墒情、苗情灵活科学管理,一系列通俗易懂、立竿见影的“良方”,让种植户心里更有底了。六村乡杨桑村村民杨占利说:“现在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候,技术员来到麦地里现场指导,该打啥药、该用啥肥,俺这下心里就有数了。”
县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武贵州说:“目前,我县91万亩小麦陆续进入孕穗抽穗期。我们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100多人,分成12个科技服务小分队,分包全县行政村,进行麦田科技服务,发现问题现场调查,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科技服务,为今年小麦丰收提供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