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凤
3月1日,迎着暖阳,记者步入田村街道杨家庄村,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乡间小道、整洁干净的农家庭院,户与户之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标准化的垃圾箱摆放有序……展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
“人居环境是村民幸福指数的风向标,我们对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美化。”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杨保风热情地当起了向导,“你瞧,我们铺设了柏油路,硬化了背街小巷,今后还将安装太阳能路灯。怎么样,我们农村是不是也有了城市的感觉?”
走进一处民居,庭院干净整洁,村民正在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以前村里道路窄、坑坑洼洼不说,房前屋后还经常有各种垃圾。现在,村里的路宽阔平坦,绿地越来越多。以前随处乱扔的垃圾现在分类装进了垃圾箱,四处横流的生活污水流进了排水沟。村里的变化看似不起眼,但如今回过头来看,却发现村庄已经大变样了。”村民杨秀林乐呵呵地说。
据悉,近年,杨家庄村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通村组道路及背街小巷硬化工程,硬化通村组道路1800余米、背街小巷1500米。同时,该村对因风吹日晒出现墙皮脱落、污损的墙体进行修复、粉刷,全面净化临街墙面,美化村容村貌,共美化墙体4000余平方米。
与此同时,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杨家庄村动员群众每人每天拿出五分钱用作村内卫生保洁费用,并对评选出的卫生户进行奖励,进一步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杨保风介绍,村里把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可能向党员群众干劲大、工作推进快、群众反映好的村组倾斜,激励各村民小组创先争优、比学赶超。该村通过组织开展卫生管理评比、环境治理达标、“星级文明户”创建、“五美庭院”评选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集体观念和环境卫生意识,营造全体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人居环境、改变生活陋习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该村共清运垃圾350余车,清理杂物160处,清理乱搭乱建10余处,整治残垣断壁12处,清理渠道1300米,开挖窨井400多个;粉刷墙壁1万余平方米,新铺设柏油路面6500平方米,硬化路肩6800平方米,栽种绿植300余棵,评出“最美庭院”10户,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成为历史,‘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正变为现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先后荣获了市级生态文明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先进村等称号。下一步,我们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为重点,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凝心聚力、主动作为,让乡村的颜值越来越高,村民生活越来越好。”杨保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