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薛颖洁
三月花开竞芬芳,洹畔巾帼谱华章。
2022年,市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围绕“1151”工作思路,聚焦中心大局,全面履行引领服务联系妇女职责,用心用情用力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儿童健康成长、家家幸福安康,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巾帼智慧和力量。
思想引领聚人心
去年,市妇联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举办了“我奋斗 家国美”故事汇,推出“巾帼大学习”专栏,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成立市巾帼宣讲团和九支县(市、区)巾帼宣讲轻骑兵队伍,采用“理论+云端”“文艺+特色”“小板凳课堂”等有趣又“有料”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召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大会,宣树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先进集体)、乡村出彩巧媳妇等各类先进妇女典型300余名,“巾帼心向党”主旋律更加激昂。
服务大局展作为
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市妇联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巧媳妇”培训计划,认定省、市级“巧媳妇”就业工程示范基地138个,成立5家市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打造了“滑州月嫂”“岳乡艾娘”等一批工作品牌,累计培训妇女6851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519人、高技能人才1071人,有力地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深化“兴粮节粮巾帼行动”。培育选树了55名省级“兴粮节粮巧媳妇”和5户省级“爱粮节粮最美家庭”。河南粒粒丰种业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深化“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广泛宣传“科创十条”及稳就业政策,举办“春风送岗”“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专场招聘,帮助“巧媳妇”基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开展“金融助企 巾帼纾困”活动,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投放信贷资金1376.5万元。
注重家庭育新风
市妇联深化“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分层分类寻找各类“最美家庭”80余户,其中全国“五好家庭”3户、全国“最美家庭”2户;举办安阳市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安阳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线上线下开展“安阳家长公益课堂”、女童安全健康公益讲座等80余场(次);举办“家和万事兴”家风家教主题展,开展廉洁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开展“亲子共沐书香 强国复兴有我”亲子绘本创作大赛,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贴心关爱暖民心
把维护权益抓在手上。全市妇联深入推进情感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探索建立“五色家庭”管理法,共走访家庭70.97万户(次)。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暴法等普法宣传170余场(次)。把民生实事办到心坎上。市妇联创新推动将“扩大妇女儿童免费筛查范围”列入市民生实事,全市免费“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累计筛查64810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17320例。把关爱帮扶放在心上。市妇联强力推进“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等巾帼志愿关爱服务活动,持续开展“两癌”专项救助、体彩公益金资助困难女大学生、困境儿童帮扶活动及灾后重建等工作,共争取(募集)救助资金、物资160余万元。
提质赋能添活力
市妇联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认定省级“四组一队”示范点7个、市级示范点42个,指导红旗渠干部学院完成全市首家事业单位“会改联”工作,成立全省首家快递行业妇联,在“四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325家,推进“汇聚巾帼五力助创‘五星’支部”活动,举办“安阳市妇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基层领头雁提质赋能培训班”,大力推行“重宣传、求实效、勇创新、巧借力”的工作方法,“巾帼谋发展”新活力更加迸发。
过去的一年,全市妇联系统有一大批集体或个人受到国家、省、市各级表彰。市妇联先后荣获“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河南省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民生实事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河南省巾帼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奖”荣誉称号;林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姚村人民法庭等5个岗组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国家税务总局滑县税务局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曲存香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徐燕等2人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王永法家庭、赵中福家庭和李翠利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王东家庭和王磊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2023年,市妇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姐妹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拼搏姿态,共同推动全市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阳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