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李吉昂 张振涛 王中瑞
这两天,留固镇李周村村民任永开的麦田出现了苗弱现象。2月28日,农技服务人员及时来到田间,“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播种小麦时氮肥施得较少,导致长势较弱,要在地温在5℃以上时追一遍肥,然后浇返青水,正常管理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产量。”农技服务人员杨健说。
作为农技服务人员,杨健的主要工作就是日常巡田,不光是帮助农户解决眼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科学种地的意识和习惯。
“农技服务人员十来天就来地里一次,比我下地还勤。我一定按人家指导的方法,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该打药打药,好好管理,争取有个好收成 。”李周村村民李红威说。
“以前种地都是靠经验,别人怎么种我们怎么种,现在种田采用了新技术,收成高了,钱挣得多了。”程新庄村一位村民说。
在春管关键期,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等农业专家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调查,并就如何科学开展春季麦田管理现场给出合理建议。
“郭教授,咱这小麦以后怎么管理才能高产?”种粮大户杜九菊今年种植了近133公顷小麦,如何能连年稳产增产,她非常关心。
“如何增加小麦分蘖?”“麦田什么时候浇水?”“叶片受冻害麦田如何管理?”……针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提出的问题,农业专家一一进行解答。
“眼下是小麦生长最关键的时期,管理好了可增产一二百斤,管理不好要减产一二百斤,所以这个时期一定要管理好。”郭天财说,“当前第一个措施就是及时浇水,抗寒防冻最关键;第二要分类因苗制宜、分类肥水管理;第三要搞好病虫草情的预测防控,要掌握好防治时机;第四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注意预防春季冻害。今年苗情基础非常好,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个措施一个措施落实,巩固当前苗情持续向好这个态势。”
专家建议,广大种植户要结合小麦生长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肥水,抓住时机防治病虫害,适时赶早、科学化除,增壮防倒、合理化控,预防冻害、减灾防灾,全力确保今年夏粮再获丰收。
“我们组织县、乡110名农技人员,分成6个技术指导组,分包全县23个乡镇,在每个关键管理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力争各期管理技术及时到位,确保今年夏粮丰产丰收。”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黄利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