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杏坛随笔

无痕

□张好美

近年春节,学生来家看望的次数越来越少,打电话的也只有两三个人。就是明也有两年没有打电话了,他们会把我遗忘吗?想起海德格尔说过“人是存在的被遗忘”这句话,不禁有点伤感。

明家里很贫穷,年幼失母,穿的衣服很不合身,眼里经常流露出忧伤和孤独,有时好几天听不到他说一句话。

作为班主任,我试图走近他,走进他的心灵。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他在不经意间竟笑了一下,我就知道他的心灵开始解冻了。

我想进一步了解他,想了解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在认为比较合适的时候,我问他,他才向我打开了他的心扉。他说他父亲在他母亲去世后脾气暴躁,喝了酒后会猛抽烟,在不顺心的时候还会打他,并撸起袖子让我看他身上的伤痕。他经常在夜里暗自哭泣,哭自己的母亲过早地撇下自己,哭父亲的冷漠。

我知道母亲的离世和父亲的冷漠让他有了一种严重的被抛弃感。他说他不相信世间还有温情,我感觉他心中已经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不自觉间把自己的心门关闭了。

我常想,无论什么情况,都没有学生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闭上严重。

我给他讲自己也讲别人,还给他讲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当他发现还有人会如此地关爱他,还有人和他有着相似的遭遇时,他竟诧异了好一阵子。

在我的关爱下,他的学习成绩直线攀升,后来考上了南方一所不错的大学。

在他刚毕业的那几年春节,他经常来看我,但从去年开始就再也没有一点消息了。

起初,我想可能他忙,后来竟有点埋怨起他来。

一天午后,我到花园散步,看到工人在给花浇水、整枝,累得满头大汗。

寒暄之后,工人竟谈起了自己对花的认识:“培养花是我的责任,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花开了我会欣赏它,花落了我也不伤感,因为我们各自奉献了自己的价值。”

“没有想过把花留家里几株吗?”我问。

“为什么呢?它在哪里盛开不一样吗?”他的感叹竟让我一时恍然大悟。

是啊,阳光、空气对人们来说多么重要,但并没有让人们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天何言哉,万物觉其高远;地何言哉,万物觉其厚重。我为什么要对学生不来看望感到伤感呢?

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鸟已飞过。假如老师对学生的爱不留下任何痕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难道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吗?

(作者单位:安阳县教育局)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