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龙安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区委政法委:

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创建“成色”

□本报记者 赵晓凤 通讯员 郭向东

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去年以来,龙安区委政法委以迎接和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入手,落小单元、落细任务,扎实推进“三零”创建深入开展,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和市域社会治理整体效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奋力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三零’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龙安区迅速行动,切实将‘三零’创建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高站位认识、高起点部署、高标准要求。”1月13日,龙安区委政法委政法一室主任李幼松介绍,龙安区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为双组长的高规格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全区2403家“三零”创建主体进行排查摸底,逐一建档立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四色预警”机制,严格“五有”创建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挂图作战”;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11个指标63个小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全区26个牵头单位、42个参与单位和11个乡镇(街道)精准对接,有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群众积极参与”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该区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扎实推进“三零”创建。目前,平安村(社区)和平安企事业单位创建率分别达到87.81%、99.05%。“零案件”方面,市公安局龙安分局聚焦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扎实开展“忠诚·护航”、“百日行动”、反电诈、打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零事故”方面,区应急管理局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查违章、除隐患、保平安”等专项行动,去年以来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487家,确保了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零上访”方面,区信访局聚焦“控新治旧”,扎实推进“研判+督导”,及早部署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规范信访秩序等专项活动,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骨头案。

提质增效,打造一批基层特色品牌。龙安区突出基层治理,推进“品牌调解室”和访调对接队伍建设,打造基层平安创建特色品牌,建立区、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220个,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15名;强化社会防控,投资5000余万元,按照六路以上公安实战标准,在全区197个村(社区)全部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在辖区主要路口、人员聚集地段、治安重点区域等安装3300余路大场景或球机视频监控。

该区坚持政法部门联合巡逻、区专职巡防队巡逻、乡专职巡防队巡逻、村专兼职“红袖标”巡逻、物业公司保安巡逻“五位一体”的常态化巡逻机制,确保每晚有2000余名巡防人员为辖区群众巡逻、值守,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积极延伸服务,组织全区巾帼网格员、“五老”人员和治安积极分子等4865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组织乡村干部走访群众2.3万多户,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26起,最大限度减少“民转刑”“刑转命”及其他重大案事件的发生,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建强实战平台,整合建成1个一级网格、11个二级网格、197个三级网格、938个四级网格、452个专项网格,配备网格员3125名,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龙安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和“马小新工作室”“徐秋莲调解室”等一批品牌中心,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创新治理举措、提升创建水平,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龙安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武拥军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